砖墙木顶结构。

    类似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

    一排六间大屋子,厨房、堂厅,剩下四间是卧房。

    这回,家里来了亲人,也不用当天来当天回去了。

    至于造价嘛。

    极其便宜。

    除了给乡亲们的人工费,以及屋顶的瓦片、地面铺的方形大块青砖外,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是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搞来的。

    红砖是乡亲们一起烧得。

    烧砖的黏土是从东边山上挖的。

    屋顶、桌椅门窗所需木料,都是从东边山上砍得。

    朱元璋:合着你建个房子,薅的全是咱?

    徐辉祖打量着,很有成就感,这里面,也有他一份功劳,转身,来到朱棣身边蹲下。

    看着小泥炉上,受热融化,‘咕嘟咕嘟’冒泡的鱼漂胶,狐疑询问:“姐夫,这东西和白泥粉混合在一起,真能涂抹房子内壁?”

    “应该能。”朱棣有些不确定回答。

    他只知道,现代用的腻子粉是滑石粉加胶水。

    房子建成后,他就面临一个问题。

    内部装修。

    简单点,可以像现在居住的小屋,用筛子筛选细腻的黏土,均匀涂抹。

    为好看,还可以用白泥水粉刷一遍。

    但这样还不够白亮。

    所以他想试一试,用白泥和鱼漂胶,能不能弄出类似腻子粉的装修材料。

    片刻后。

    在徐辉祖好奇的关注中,朱棣将鱼漂胶和细腻的白泥粉,用温水搅拌均匀。

    “姐夫,快试试。”徐辉祖催促道。

    朱棣也不敢耽搁。

    鱼漂胶保持融化状态,是有温度要求的。

    迅速拿起铲子,麻利的将小木盆中,粘稠的白泥往墙上抹,均匀抹平。

    一盆用完。

    姐夫、小舅子站在抹好的位置,眼巴巴观察等待着。

    许久后,徐辉祖伸手戳了戳,惊喜道:“姐夫,凝固了,而且和墙面粘住了,成了!”

    朱棣笑笑。

    这种方法也有个麻烦之处。

    在鱼漂胶凝固前,必须把粘稠的白泥浆抹到墙上,并且均匀抹开。

    实验成功,随即两人就开始干起来。

    ……

    十日后,距离年节只剩五天。

    早朝结束。

    朝廷休沐开始。

    朱元璋没有去御书房,一反常态,直奔后宫。

    等抵达马秀英寝宫时。

    宫院内,已经停着一辆十分低调的马车。

    朱元璋瞧着马秀英,带着小侍女,小侍女还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立刻黑脸问:“你这是去长住?带这么多东西!”

    马秀英本来没这个打算,闻言,顿时生出了这个念头,笑道:“是啊,听说两天前,老四他们就办了乔迁宴,搬到了新房子。”

    “现在老四那边,有住的地方,我至少要住一晚上。”

    “我要去看他们建的粮仓,还要去看妙云和老四给孩子们上课,尝一尝妙云和老四做的饭,要和土桥村那些眼睛雪亮,说某些人昏聩的妇人们说说话……”

    马秀英当着朱元璋的面,念叨着计划要做的事情,瞧着朱元璋脸色越来越黑,故意笑道:“羡慕吧?可惜,你现在没脸去!”

    “咱这么大威严肃穆,富丽堂皇的皇宫住着,咱不羡慕!”朱元璋挥手,展现他毫不在意,毫不羡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