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璞苦笑。

    寻亲本就是一个临时借口。

    他就想着,本来是谎言,说多了,就需要用别的谎言来圆谎,势必露出破绽。

    却忽略了。

    再也不提,反而成了最大的破绽。

    “还有一些日常小习惯,张大哥在草原待的太久了,以至于,一些草原人的小习惯,你无意间暴露,却习以为常,没有意识到。”

    “另外,八叔告诉我,张大哥的随从,特别热情,帮了很多忙,可也旁敲侧击,打听了很多事情。”

    ……

    丘福、朱能满脸诧异。

    朱四郎,竟然掌握了,这么多破绽?

    其实,从一开始,朱棣就没信任过张璞。

    拿了张璞送的野鸡,却不邀请张璞,转身就走,就是在试探。

    张璞死缠烂打跟来。

    加重了朱棣的怀疑。

    带着怀疑观察张璞。

    很多看似合理的举动,自然而然也会变得不合理。

    张璞苦笑,知道这次栽了,却不甘心,反问:“朱兄弟能猜出,我是谁吗?”

    朱棣自信笑了。

    如果不用璞字,他还真猜不出来。

    笑道:“我猜大哥的真名是,弓长张,璞玉的玉!”

    “元庭枢密院知院,张玉!”

    “什么!”

    丘福、朱能齐齐惊呼。

    朱四郎和他们说过,张璞可能是元庭奸细,却没告诉他们,张璞是枢密院知院!

    这可是大肥猪!

    原来的养寇计,是不是要改一改?

    把张玉送到朝中,都是大功一件。

    ‘原来底裤都被朱四郎扒了。’

    张玉苦笑摇头,抱拳,“不错,我正是元庭枢密院知院,如今落在朱兄弟手中,心服口服。”

    “我就想知道,朱兄弟到底是什么人!”

    身份,当然不可能告诉张玉,朱棣笑道:“张大哥,我就是一个会点武功,有点知识的农民。”

    “张大哥与其询问这些无关紧要的,不如我们商量一下……”

    “朱兄弟!”朱能及时制止朱棣。

    和丘福快步来到朱棣身边,低语,“朱兄弟,把张玉送到朝中,就是大功一件!”

    “两位千户,不要鼠目寸光,枢密院知院的身份,可以让养寇计划,在草原上,掀起惊涛骇浪!”

    朱能立刻反驳,“可万一失败呢?张玉不可信!”

    “张玉一个汉裔,会为元庭殉葬吗?本朝只要保持对元庭的强势,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也会与我们暗通款曲……”朱棣接连驳斥。

    说的朱能哑口无言。

    丘福不由暗笑,“老朱,朱兄弟说的没错,张玉枢密院知院的身份,可以让养寇计划,在草原上卷起惊涛骇浪!”

    “送去朝廷,只是利于咱们个人,于国家而言,并无大利。”

    朱能无奈放弃。

    枢密院知院啊!

    相当于大都督府,右都督的副手!

    ……

    ‘安得猛士,朱四郎要拉拢我。’

    ‘如此说来,大风起兮并不是要对付我,那是什么?’

    朱棣三人低语沟通时,张玉也在重新解读那句诗。

    某刻。

    双方不约而同看向对方,张玉笑道:“朱兄弟与我饮酒时,吟唱汉高祖刘邦的诗词,应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