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倦色……”

    ……

    东宫。

    方孝孺一边往回走,一边笑着回想蒋进忠觐见的整个过程。

    “希直。”

    旁侧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思绪,抬头,循着声音看去……

    吕本站在一棵树下笑着招手。

    旁边还站着蓝玉等人。

    方孝孺快步走去,作揖道:“拜见吕大人、蓝将军……”

    “希直不必如此拘礼。”吕本笑着扶起方孝孺,询问:“太子对蒋进忠如何评价?是否满意?”

    “蒋进忠此人,是否识时务?”

    方孝孺很清楚,吕本等人到底想知道什么,笑着答道:“太子今天很高兴,对蒋县令评价很高。”

    “评价蒋县令虽然小毛病很多,缺点很多,但进步很大。”

    “太子还说,本朝如果多一点蒋县令这样的官,百姓的生活会好过很多。”

    “没了?”蓝玉看方孝孺不说了,皱眉反问:“蒋进忠有没有提及朱四郎?”

    方孝孺已经得到了朱标的指示,自然不会说,笑着摇头。

    哼!

    “一个忘恩负义之辈,可用,但不可重用!”蓝玉不屑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几个年轻武将,也纷纷跟随离开。

    等蓝玉走后,吕本狐疑审视方孝孺,“希直,蒋进忠果真没有提及朱四郎?”

    “没有。”方孝孺坚定摇头,“就是最开始,提到受一位先生点拨,太子没有问,蒋进忠也没有多说什么。”

    “吕大人,太子还等着下官回去复命,下官告辞了。”

    作揖拜别后,方孝孺匆匆离开。

    吕本眯眼看着方孝孺背影。

    蓝玉瞧不上忘恩负义,有奶便是娘的。

    可他对这种人,并无偏见。

    这种人才好驱使!

    ……

    方孝孺一路返回朱标书房。

    宫女正端着两个吃光的盘子离开,朱标在殿中做着简单的动作,活动筋骨。

    见方孝孺回来,笑着询问:“蒋县令把我给孩子们的买书钱,收下了吧?”

    “收下了。”方孝孺笑着回答,走到案牍旁,开始整理奏折,边整理边说道:“回来途中遇到了吕大人、蓝将军,他们问起殿下和蒋县令谈了什么,臣按照殿下吩咐,做了回答。”

    哎!

    朱标无奈叹了口气。

    方孝孺闻声,停下手中动作,转头,郑重作揖询问:“太子爷,如果燕王真的和您争,您真让蒋进忠回去帮燕王?”

    “是啊!”

    朱标笑着直言不讳道:“现在的蒋进忠,所做的一切,虽然触动了良知,可其实还是受功名利禄驱使,而非道义!”

    “一个官员,只有经的住道义考验,才能真正蜕变成一个好官。”

    “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蒋进忠能经得住道义考验,知恩图报,回去帮老四,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好官。”

    “孤只是失去了一个蒋进忠,可天下百姓却得到了一个好官。”

    “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功后,魏征沦为阶下囚,见了太宗,便破口大骂太宗乱臣贼子。”

    “但太宗却并未杀魏征,反而重用。你可知,这是为何?”

    “因为太宗像殿下,认为魏征经得住道义考验,可以成为一个好官。”

    闻言,朱标笑了,摇头道:“不是太宗像孤,是孤读史,向唐太宗学习其长处。”

    方孝孺反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