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言,刘备得有今日之盛,峻功绩显赫。故刘备许以重官厚爵,表前将军,总督江淮,位关、张及众人之上。是为位高权重,得掌大军,经略江淮。”

    “今下大王何不如命人潜入武汉,散布谣言,言大王封霍峻为淮南王,永镇江淮,大军为后援。武汉文武闻之,必然心生多疑,进谏刘备,或收霍峻兵马,或迁之荣爵虚待,令水贼上下猜忌。”

    “大王再遣使暗入江淮,赐淮南王印,颁淮南王诏。互盟约霍峻反刘备,割寿春与霍峻,令其世镇江淮,不改此诏。为助霍峻抗刘,大王增派军士入淮,且当从江陵南征。”

    “使者回程时,令其大张旗鼓,谓淮人言,霍峻已受淮南王号。今后魏、淮南二国,非是仇敌,当为同盟,共御刘备。”

    说着,贾诩露出奸诈的笑容,说道:“霍峻若是允诺,大王得一大将,且重握江淮。时不仅能引刘琦旧吏人人自危,亦能让南人惶恐奔走。或虽不能覆灭刘备,但可却重创刘备。”

    “若霍峻据不受封,刘备得知使者之举,与武汉谣言。是谓:‘一人言虎,王不信;三人成虎,王必信。’盖刘备虽心胸广阔之人,但也难免猜忌霍峻。”

    顿了顿,贾诩不由发笑,说道:“若刘备轻信谗言,或霍峻畏惧流言之下,纵不愿反亦不得不反。时将大利大王,大小二虎搏斗,大王助小虎,进亡大虎,此乃天助大王。”

    曹操深深地望了眼贾诩,暗叹贾诩老匹夫真就是智谋过人。按照他所言,刘、霍二人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刘备猜忌霍峻,霍峻自证清白,卸甲入朝。如此之下,江淮方面将可压力大减。

    若刘、霍二人但凡有一人多疑,或是惶恐畏惧,擦枪走火,最终都会引发内斗。

    当然最好就是霍峻接受他淮南王的封赏,直接配合他弄翻刘备。

    思虑之余,曹操不由庆幸自己都是让曹家将出镇地方,不会有这种风险与猜忌。即便有曹操也不相信曹洪、曹仁、夏侯渊做的出来,因为这三人没这能力啊!

    在曹操的注视下,贾诩垂了下了眼眸。

    “文和之言,甚有道理!”

    曹操脸色不变,说道:“今日密谈之事,不准外泄,违者斩之。”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