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中众人脸色多有忧愁,似乎他们已无路可走,今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翔心情沉闷,说道:“若按都督所言,我军岂不是已无退路可言。”

    丁奉从交椅上起身,沉声说道:“今形势艰难,我南人可无二万大军,当不可无都督。今当舍步卒,趋骑卒南下。愿率羆虺军步骑,星夜护送都督及诸位将军南下,掩护都督过淮。”

    帐中众人闻言,对丁奉这番提议颇是意动,纷纷看向霍峻。撤退不好撤退,不如舍弃步卒,率骑卒南下过淮。

    似乎感觉到众人的目光,霍峻面露怒色,斥责说道:“大王委大军与我,我岂可舍大军而独活。今非绝地,诸君何以绝地待之。我既能率诸君北上,便可率诸君南归江淮。”

    霍峻抽出挂在腰间上的剑,猛劈案几,厉声道:“今有言弃军逃者,斩立决。”

    案几被劈成两半,众人惊栗不敢言。

    “知军令否?”

    “末将谨奉军令!”众人纷纷起身,沉声应道。

    霍峻收剑回鞘,淡淡说道:“诸军回营整顿军士,明晨拔营行军。”

    高翔硬着头皮,问道:“敢问都督,明日从何处进军?”

    “明日自有军令下达!”

    “诺!”

    众将出于对霍峻过往骄人战绩的信任,虽不知具体方略,但也感到一股莫名的安心。

    见众人出帐,霍峻望着挂在帐上的舆图,深吐了口浊气。

    他非神人怎能短时间内想出计策,今时唯有通过有限的情报,从而去判断敌情,进而思考出敌情。

    今下形势之难办,让他头疼不已。他没想到刘备不仅没牵制住曹操,反而让曹操盯上了他。

    说实话这让霍峻不禁想起了夷陵之战中的黄权,刘备明知在没有水军优势的情况下,舍舟就步,且让黄权作为偏军驻扎在长江北岸。

    夷陵大败,南岸大军尽没,独留在北岸的黄权不得已之下,不降东吴,唯有投降曹魏。

    今时他比黄权幸运,辗转腾挪的空间比黄权大,淮水也非天险,且外部还有援军尚存。他若能利用好这些,未必不能率大军南归。

    至于投降曹操,霍峻可没这个想法。且不言武汉的妻儿,他与曹操的政治理念不同,以及他对曹魏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他在曹魏就注定安生不了!

    “知兵不多知,唯有将受累。偏军有风险,出任需谨慎!”

    盯着舆图,霍峻忍不住吐槽了下。

    “都督在说什么?”蒋济独自站在帐角,询问道。

    “没什么!”

    霍峻见到蒋济在帐中,好奇问道:“子通怎不回营整军,以备明日拔寨?”

    蒋济笑了笑,拱手说道:“见都督心有忧愁,故济已命帐下将校整军,而某留下愿为都督分忧。”

    “甚好!”

    霍峻拉过蒋济的衣袖,指着舆图,说道:“今泗口被封,若欲率安然大军南归,当不可久留于下邳城下,也不可南下泗口。我深思以来,窃以为可舍舟舸,向西进军行至洨水,寻机南渡淮水。”

    淮北多水,除了汝、颍、泗、涡四水外,还有诸多小河流。其中在泗水与涡水之间有洨水(今沱河)流经。洨水流域有县城,分为铚、蕲等县,与淮南的钟离城距离不远。

    蒋济皱起眉头,说道:“洨水位于涡、泗之间,洨口与泗口、涡口毗邻。我军舍舟舸至洨水南下,恐被敌寇所知,若从洨口南渡,且有遭敌骑奔袭之险。”

    霍峻嘴角微扬,说道:“洨口,我料亦是难渡,但却可惊动曹操,以察敌寇虚实。至于今后进兵规划,可至铚县再议,当尽量保全大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