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谢都督!”

    黄忠望着霍峻离去的背影,似乎明白了什么,拱手致谢。

    巡视完河堰,霍峻调整了下安排,便回到大帐中。

    “都督!”

    俞韶袭甲匆匆入帐,拱手说道:“斥候探得寿春情报,曹操遣夏侯惇为将,孙权为护军,刘晔为参军,将江淮兵马南下。”

    “帐下兵马近三万人,有满宠、文稷、殷署等将,又有扬州刺史温恢、豫州刺史吕贡随军。今行至成德,便勒兵不进,似有观望局势之意。”

    听是夏侯惇、孙权同时领兵南下,霍峻露出几分笑意。

    果然缺少孙权的合肥之战,怎能说是合肥之战呢?

    徐盛见霍峻没说话,说道:“都督,合肥被围数月,岌岌可危。曹操遣夏侯惇为将,安能胜我?”

    “今止步成德,夏侯惇当畏我军兵势,不敢与我军交战。如此用兵,岂不坐视合肥归由我军所有?”

    “公礼可有见解?”霍峻问道。

    俞韶盯着舆图,分析说道:“夏侯惇乃为曹操大将,虽不以兵略见长,但岂会坐视合肥陷落。今止步成德,或畏惧我军兵势,不敢进军。但以韶观之,夏侯惇或是等候援军,待援军至时,一齐南下。”

    “援军何来?”

    徐盛开口反驳,说道:“糜将军率军北上袭扰徐州,臧霸、孙观等辈怎敢轻离徐州。若从兖州调兵,待援兵至,江淮雨季至也!”

    “子通呢?”

    蒋济指点舆图,说道:“成德离合肥百余里,急行之下,旦夕可至合肥。济以为夏侯惇应有贤才指点,故驻兵于此,引而不发,让我军不敢全力围城,从而牵制我军兵力,以待援军南下,一同进军。”

    “至于援军何来,济则难知。然以济料断,夏侯惇当会遣人入合肥,与张辽互通音讯,以励守城军士人心。”

    “子通与峻见解相同!”

    霍峻于帐中踱步,点评说道:“夏侯惇不以军略为长,以其性情用兵,知合肥事急,必率军南下。断不会于成德驻扎,谋后而行,引而不发,观局势而进军。”

    说着,霍峻笑了笑,说道:“夏侯惇比博望坡时,精进甚多,知敌深浅,能纳良言。”

    霍峻原本的计策想利用水淹合肥的紧急性,逼江淮曹军南下,从而击败他们。然曹军南下是南下了,但是集结重兵于成德,延缓霍峻破合肥动作,从而等待后续的援军抵达。

    当然不是说刘晔的计策破解了围城打援,仅能说刘晔的计策延缓了合肥城被水淹的进程。毕竟他们在成德驻扎,霍峻总要分兵于防备,以免他们的突然南下。

    “都督,若夏侯惇如子通先生所言,当断绝合肥与城外联络,以免表里俱发。”俞韶建议道。

    霍峻摆了摆手,笑道:“表里俱发又能如何?且让二人表里俱发。”

    “这~”

    俞韶与徐盛面面相觑,难以理解霍峻的意思。

    “都督,可是已有破贼之策?”蒋济问道。

    霍峻负手背腰,笑道:“破敌之策,不敢说有,但已有思绪。引而不发,静候援军,不足为惧。”

    “公礼!”

    “在!”

    霍峻望着舆图,吩咐说道:“广派斥候,务必将曹军动向,尽数掌握。”

    “诺!”

    霍峻为何喜欢用俞韶?

    非他,俞韶对于斥候的布置胜过他帐下诸将。如俞韶所派的斥候深入淮河地区,远离大军二百余里,从广陵郡到九江郡,皆有他派出的斥候。深刻贯彻先知动静,而后用兵。

    “都督,武汉来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