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让二位公子休息片刻,待时辰至,便起程出发。”陈兰吩咐道。

    “诺!”

    乱世人心难测,雷绪生病时,陈兰曾窥视过雷绪帐下的部曲。但雷绪膝下长子雷脩有勇、二子雷远有胆,最终让陈兰打消了吞并的心思。

    ……

    江左,吴县州府。

    张昭、糜竺、赵云、陈到等文武将吏,或峨冠博带,或是披甲带胄,分坐两侧。

    刘备坐在榻上,神色肃然,说道:“曹操言统十万大军南下,又分讨江淮义士。陈策兵败被斩,梅成、陈兰逃入灊山避难,向我我等求援。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对之?”

    “这~”

    听闻此消息,张昭与左右士人低声讨论,似乎对曹操南下的消息颇是忧虑。

    刘备环顾众人,见张昭如此神情,笑道:“不知长史有何高见?”

    刘备捏着鼻子让张昭出任长史,属实是无可奈何。但曹操再次南下之际,刘备想看看张昭有何态度。如果张昭劝他投降,刘备真就准备把张昭扔到建安的山沟沟里。

    张昭自然不知刘备心里的打算,清了清嗓子,说道:“启禀主公,曹操兵马虽众,但不足为惧。其无舟舸,我军屯驻濡须口,足以据之。”

    “且雷绪、陈兰等江淮义士,心怀我江左,与主公联络多时,今避难灊山,或可派猛将率众援之。接应义士及其帐下部曲族人,以免让曹操所掠得。”

    刘备向张昭投去赞许的目光,他不悦张昭之前劝刘琦投降的行为,但从现在张昭的表态,让刘备甚是满意。就怕自己帐下的众吏之长,忽然站出来说打不过要投降。

    “孔明、子敬有何见解?”刘备问道。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曹操豪言十万大军,但以亮观之,曹操何来十万大军?”

    “金口之战,兵马十不存一,大将乐进、程昱、娄圭、路招等皆战没于江汉,曹操狼狈逃回中原,已是侥幸。仲邈居南镇,襄樊兵马必然又是不少。”

    “以曹操奸诈之秉性,亮以为曹操帐下兵马远不足十万,或有五六万尔。主公可起江左四郡之士,屯于濡须口,与曹操对峙。时可遣偏军去救雷绪、陈兰等江淮义士。”诸葛亮说道。

    刘备初掌四郡才几个月,地方官吏人员还没摸透,各郡士卒以及曹氏降卒人数看似多,但论实际战斗力是真不高。

    此前刘备向刘琦书信,便是担忧这件事。今时他听诸葛亮分析曹操帐下兵马的真实数目,心中顿时稳了许多。

    如果曹操真率了十万大军南下,与他来争濡须口,估摸他可能真会摇人,让刘琦派人前来支援。

    待诸葛亮讲完,鲁肃补充说道:“主公,鄱阳郡临近灊山,或可书信一封,让霍鄱阳遣军士支应粮草,又出人为向导,以便我军入山作战。且曹操仅有五六万之众,肃以为曹操此行,或非濡须口,而是安抚江淮,以免动荡之际,被我军所夺。”

    刘备微微颔首,说道:“孔明、子敬所言,甚符孤意!”

    说着,刘备面露惋惜,说道:“孤本意今岁安抚江左,整顿兵马,明岁起兵北伐江淮,联合陈策、梅成、雷绪等义士。然却逢曹操领兵南下,甚是可惜。”

    从江陵回来后,刘备是真勾搭上了陈策、陈兰、梅成、雷绪等四人。期间言语热烈,四人也都有归降刘备之意,甚至谈到了明年起兵夺取合肥的事宜。

    可惜身在中原的曹操也察觉到了江淮的异动,不给刘备时间准备,仅在金口之战后的数月内,便率兵南下江淮,挫败刘备的企图。

    继而,刘备站起身子,说道:“曹操南下合肥,其部兵马不足为惧。今传令各部,命丹阳太守关羽、建安太守张飞、留营司马赵云、庐江太守甘宁等各军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