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胡须,担忧说道:“都督,臧霸非无谋之辈,其具勇略,今屯兵巢湖。我军若率军南下,则庐江、江南诸县空虚,恐会被其所趁。”

    “此事易尔!”

    霍峻从竹简下抽出一份布防图,摊开指点说道:“臧霸屯兵巢湖,坐观江水南北。其兵欲入庐江,庐江北靠潜山,南近江水,唯东可入,故屯守舒县即可。今峻已命高晨领兵千人屯舒县,以御臧霸西进庐江。”

    “若臧霸欲横渡长江,袭扰江南诸县,唯有从濡须口、采石矶、京口等地渡江。采石矶至京口长有百里,烽火台修筑江岸,可观臧霸动向,故分兵屯守濡须戍及京口即可。”

    “今峻已命徐盛率水师屯濡须戍,观烽火台迹象,巡视江水。峻兄霍中郎驻扎京口城,以镇江南诸县,节制徐盛。且俞韶兵马征讨芜湖,危机之时,亦可用之。”

    事关自己的后路问题,霍峻不敢委任他人出镇,而是让自己的兄长霍笃坐镇京口。他将都督甘宁、高翔、陈越、丁奉、钟离斐、李巍等将,率水师七千人入丹徒水道,与江东水师决战。

    蒋济沉吟少许,说道:“舒县、濡须戍二地毗邻,水陆互为犄角。采石矶至京口百里,有烽火台示警,且霍中郎屯兵京口,足可绝臧霸渡江之意。”

    说着,蒋济笑了一声,说道:“孙瑜辛苦修建的烽火台不曾拦住都督帐下的‘曹军’,今却要拦住曹操帐下的曹军了。”

    “哈哈~”

    “报!”

    侍从趋步小跑入堂,拱手说道:“诸葛军师来信!”

    “咦!大军来战报,不知刘豫州进展如何?”

    霍峻拿过书信,拆开阅读起来。见其上的内容,霍峻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都督,怎么了?”蒋济见霍峻的神情,问道。

    霍峻没有说话,仅是将书信拿给蒋济,大步走到挂在墙上的吴会舆图上。

    蒋济拿着书信,看着墙上的舆图,说道:“大军北入笠泽,恐钱塘有危啊!”

    进而,蒋济在舆图上比画,说道:“笠泽与大洋之间,有松江作为沟通。兵船可出松江至大洋,向南近岸航行,可逆钱塘江北上,抵钱塘城下。”

    古人用兵并不局限于江水湖泊,利用大海的进军,早在春秋之时便有。吴王夫差伐齐,水陆并进,在黄海上爆发大规模海战。越灭吴时,范蠡受命从大海入长江,阻击夫差回国。

    “嗯!”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孔明深晓吴越地势,知道钱塘处水陆要冲,关乎大军命门,今已命文聘固守钱塘。”

    说着,霍峻用点了点笠泽,皱眉说道:“峻所忧之事,乃是不知孙权、周瑜大军所在何处。自大军入吴会以来,仅有程普、蒋钦迎战,却不见江东大军踪迹,其中必有蹊跷。”

    仅凭诸葛亮书信上的内容,霍峻用他那敏锐的战争嗅觉,便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毕竟就如诸葛亮说的吴会属于孙权的大本营,至今不见大军迎战,肯定有问题。

    蒋济根据诸葛亮在书信的内容,说道:“据孔明书信所言,大军于邱城废墟扎营,营寨背靠弁山,前抵笠泽。且孔明已让斥候从水陆两端,仔细搜索江东大军踪迹,却始终不见其动向。”

    “不见敌寇主力,刘豫州只得原地扎营,不敢率大军从笠泽左右绕行,恐江左水师绝其后路。今刘豫州询问我军近况如何?若是不成,刘豫州欲率军北上,取笠泽以西诸县,诱孙权、周瑜二人上岸出战。”

    兵进吴县,并非是唯一的计划。根据霍峻拿不下京口为前提,刘备已经准备好其他计划,如尽取太湖以西的县乡,隔着太湖对峙,寻找办法战胜江东水师。

    “子通,我军需尽快出兵。”

    霍峻盯着舆图上的笠泽,沉声说道:“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