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间隙,每一招都打在李隆基最薄弱的环节。

    搞得这位盛唐天子,最近对杨玉环那是一步都离不开。宠幸到根本不顾旁人眼光的地步!

    这种情况,不仅让李隆基后宫里的很多妃嫔不满,就连梨园的很多艺妓,私下里都对其颇有怨言。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杨玉环受宠之余,身后的风险亦是不可小觑。

    比如说韦青本人,比如说教授舞剑的公孙大娘。他们都认为杨玉环已经“越界”了。

    你要以色愉人没有问题,你要才艺动人也没有问题,大家都是出来混饭吃的,伱怎么能又卖艺又卖身呢?

    这不是砸人饭碗嘛!

    “是这样的,梨园之中有没有善于跳舞的女子,用这些唐锦给她们制作跳舞用的服装。

    三日之后,圣人将在禁苑梨园举办大型宴席,到时候必有歌舞助兴。

    那些跳舞的舞女们可以因此走红,郑侍郎也可以拿这种唐锦交差。

    岂不是两全其美?”

    居然是为了这个!

    韦青一愣,有些理解为什么郑叔清他们很着急了。

    他颇为感慨的叹息道:“小郎君可能还不明白宫里的规矩。

    舞蹈用的衣服,都是宫里的公产,并非艺妓私人所有。需要的时候才能使用。

    库房里你说的这些什么唐锦,既然是绫锦坊出产的,成为梨园的公产,那自然要圣人点头才行。

    当然了,如果是当做所谓的礼品,送给那些跳舞的艺妓,这也说得过去。但是这些做衣服用的唐锦,要拿什么去弥补亏空呢?

    少府监的账目也不是可以随意涂改的。”

    韦青很是认真的说道。

    如果唐锦当“公物”使用,那自然不需要郑叔清出钱,也不用对方承担风险。同样的道理,这批唐锦要出库,就需要李隆基的审批手续。等一套流程走完,花儿都谢了!

    韦青结合方重勇想办的事情来看,对方肯定是不想让李隆基提前知道这些事情。

    当然了,还有种办法。那就是采用私人出钱填补亏空,再来挪用货物的情况。这种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算是少府监的“潜规则”之一。

    少府监下面的工匠作坊,无论是制作什么,其实都是在残酷剥削压榨劳工。

    这些人都是以“徭役”的形式在少府监旗下各种工坊里面干活,并非是所谓的“雇佣关系”。当然了,进了这里也不是白忙活,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都是抱着学习“一技之长”进来的。

    既然劳动力“免费”,因此少府监也干过不少私活,甚至与民间的工坊签类似商业协议的东西,玩各种花招。

    总之,这些劳工是不可能让他们停下来的。

    如果郑叔清肯自己出钱,把给艺妓们做衣服的钱补上的话,这件事还是很容易在相应规则内操作的。

    也就是说,要办成这件事,郑叔清还得自己垫钱承担风险,要表演大获成功了,李隆基才会买账。

    要是效果不好,郑叔清就得自己填补亏空,不然一个挪用公款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需要做几件衣服,你们随意便拿就是了。这件事就这么安排。”

    郑叔清咬牙说道。

    大丈夫不能五鼎食,也要五鼎烹。这时候不全力以赴,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出手?

    “你疯了!这些唐锦价值不菲,你不会以为一段锦就值一匹布吧?”

    方重勇连忙拉住他的袖子惊呼了一声,两人退到一边商量。

    “赌一把大的,赢了为户部尚书铺路,输了倾家荡产!”

    郑叔清双目赤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