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来了,要出大事呐。”

    见在场众人不说话,郭子仪率先提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重要问题: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

    “朝廷自有规章,这些都不是本节帅可以肆意揣度的。

    此事圣人已经做了决定,诸位无须多言。边镇出了事,某可以一力承担。”

    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这下众人都没话说了。

    其实河西的问题,主要是这几年舒服习惯了,拿钱拿爽了。本质上是应该交给中枢的商贸收益,边军上下私吞了不少。如今这一套玩不下去了,便只能回复常态。

    河西兵弄走了,换来了朔方军和河东军,那里的士卒没这毛病。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盘,便可以从容布置,慢慢将河西的各项制度纠偏回来。

    刮骨疗毒。

    “节帅,朝廷的安排,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但是……”

    安重璋欲言又止,不知道应不应该将某些不该在这个场合说的事情说出来。

    “但是你们,甚至包括很多河西边军的士卒,实际上也参与了进来,家中有不少来自西域的贵物,对吧?”

    方重勇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听到这话,安重璋大为惊骇,在场众人也全都勃然变色。没想到他们藏着掖着的“小秘密”,居然被方重勇一语道破!

    从西域来长安的商品,有好几个来源地。根据距离的不同,珍稀程度也不同,具体分为四等。

    最远的地方,是西亚诸国,这里的货物价格最贵,利润最高。

    其次则是葱岭地区的西域诸国,价格也不便宜。

    再次则是安西都护府的核心控制区,从这里开始,就有一些货物比较“亲民”了。

    最后才是河西走廊本地产的货物,很多长安百姓都消费得起。

    利用价格差囤积居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故意囤积某些西域商品,炒热以后再放出去。类似的事情在河西走廊,也不是什么秘密。当地人都是看破不说破。

    边军中从上到下都有人玩这种游戏,并深度参与其中。

    现在西域商品在长安滞销,河西这边很多人手里的货都砸到里头了,以至于连财务周转都开始紧张起来。价值昂贵的药材、香料、珠宝等商品,他们又用不上。

    比如说女王国(古泰国)产的龙油绢,形貌特异,与常缯不类同,主打的就是一个防水,在此时气候还算湿润的长安很受权贵们欢迎。但河西走廊一年都下不了几回雨,这些丘八们囤积类似的布匹,全都砸手里了。

    贱卖的话要血亏,在本地自己又用不上,积攒了一肚子苦水,不知道跟谁去说。

    还有西域大林国那边过来的什么“火精剑”,如果用其他金属敲击剑身,竟然会爆出火花来。

    传言其“有光如电,切金玉如泥”。

    但类似的玩意并无实际用途,说白了不过是权贵们手里的玩具,又贵又不实用。除了权贵与李唐皇室会要这种破玩意以外,其他人哪个脑残会在腰间挂一把“火精剑”呢?

    类似的奇怪物件还有很多。

    相反,吐蕃的宝刀,实用性极强。能上战场也能日常使用,价格反倒是相对亲民,所以广受欢迎。而西域贵物里面,类似吐蕃刀这样实用的东西不多。

    现在随着商队规模的缩小,长安东市很多商铺也开始拒绝与商队合作。奢侈品的价格开始回归它本来该有价位。这些边镇大佬们,手中好多宝贝都没法脱手换钱。

    这不是他们一个人的钱,而是家族的财产,时间拖久了,问题真不是一般大!

    要是没这一茬,朝廷改制度就改呗,大不了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