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看着自己在空气中吐出的白气,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这几天长安周边气温骤降,今年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不知道在这样的气候之下,有多少穷苦百姓烧不起柴,用不起炭。

    骑着马沿着泾水一路向北,两个时辰之后,二人来到一座小山坡跟前,这里隐约能看到一条用脚踩出来的山间小道。

    “方御史,就是这里了。”

    高尚翻身下马,对着骑在马上的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

    就这?

    方重勇一脸错愣看着眼前的山坡,他怎么就没看到有“路”呢?

    “路在哪里呢?”

    “就在这里啊,翻过小山坡,穿过树林就到了,并不是很远,大概几里路。”

    高尚一本正经的说道,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呃……看来某心目中的路,和高参军心中的路,确实不是一个东西。”

    方重勇一语双关的说道,他不确定高尚有没有听出话里的言外之意。

    “方御史找的路,是怎样的呢?”

    高尚疑惑问道。

    “那自然是可以把石炭运到河边的路。”

    方重勇正色说道。

    煤矿找到了,然后居然要绕很大一个弯,才能运到泾水边的渡口,然后才能从这个渡口装船运到长安郊外的渡口……这么整的话,那还真不如去找雍州的煤矿呢!

    “行吧,咱们翻个山再说。”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此刻他发现办点实事那是真不容易,官场整人反倒是不难。

    只是大家都去互相整人了,那谁又会真心去办事呢?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甚至不能回答。

    高尚把马拴在河边的一棵树旁边,这里大庭广众之下,不会有人偷马的,都是官府的马,身上都被人用烙铁打上了官印,也犯不着去偷。

    方重勇跟着高尚的脚步,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平心而论,这座山只能算是“山坡”,路很是平整,而且并不高,爬起来也不费劲。只不过有个问题,那就是这条路的长度,似乎比高尚说的距离要远不少!

    果不其然,开阔地形后又进入一个两山之间的夹缝,只有成人张开双臂那么宽。难怪高尚没有选择骑马,原来是有这样的一个地方要过,骑马实在是非常不方便。

    方重勇默默跟着高尚身后,不得不说,他前面这一位办事,确实是用心,把事情都考虑到前面了。办政务的能力,比普通官吏要强不少。

    比如说,现在高尚身上背着一个木箱子,里面就装了下矿坑的麻绳。

    二人走了不下五六里的山路,终于面前开阔起来。

    虽然秋收早就过去,田地里也看不到什么东西了。但是方重勇还是可以轻松的看出来,这里就是村落外围的农田,本地人赖以生活的关键。

    他们之前走的那条山路,就是这里的村民去泾水边的近道。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条近道,那么村落也不会分布在这里。

    进入到一片田间的小树林,高尚指了指前方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一个深坑说道:“就是这里了。”

    方重勇想了想工部的那份文案,上面明明写着“四周开阔皆为草地”,可为什么眼前的是一片树林啊!

    “真的没有找错地方么?”

    方重勇一脸疑惑,继续追问道:“工部的文书上明明写着发现矿坑的地方是草地。”

    “那份文案,是一百多年前贞观时的东西。当时这里还算是荒地,四周开阔也就不稀奇了。到后面兴修水利后水源多了,便种下了桑树,此乃沧海桑田是也。”

    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