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柔软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反手将寿王李琩抱紧。红色竹伞掉到地上,二人在雨中紧紧相拥。

    “只是担心阿郎,所以妾身跟着出来看看,妾身可不是环环呢。”

    寿王李琩耳边传来刚刚入府不久的韦氏那柔软而温暖的声音,带着一丝女儿家特有的顽皮,他随即面露无奈之色。

    李琩最不愿意自己软弱的一面被新妻子看到,可是他已经丧失斗志,没有心力去经营一段新的生活了。

    二人到今日都没有同房,只能算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尽管李琩觉得韦氏确实是一个好女孩,但他真的累了。

    “谢谢你,三娘子。

    对不起,我还是忘不了她。”

    李琩在韦三娘耳边呢喃道,雨水遮住了他脸上的苦笑,看不出究竟是什么表情。

    “如果阿郎真的把她给忘了,那妾身反而要害怕了呢。现在的殿下,便是妾身心中的夫婿。

    以后的日子,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妾身会一直陪着殿下的。”

    年轻的韦三娘不顾雨水冲刷,紧紧抱着李琩。她的下巴,顽皮的在对方脸上的胡须上磨蹭着,一副少女娇憨的姿态。

    “回府吧,我背你回去。”

    “好!”

    身轻如燕的韦三娘跳到李琩背上,二人由下仆打着伞,一起回到了十王宅。二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好像身边滴滴答答的那些雨水,是动听的音符在伴奏一般。

    到了夜里,寿王和韦三娘终于鱼水交融,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完全的接纳了对方,体会到了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新妻子韦三娘全心全意的侍奉,如同一汪清泉,让寿王李琩干涸的心灵重新焕发了生机。

    环环已经走远了,活着的人却依然要好好活着。寿王李琩决定将杨玉环忘记,明年的中元节,他便不会再来给太真修士扫墓了。

    他已经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

    沙州,敦煌,小城的张氏宅院某个书房内,方重勇正在跟本地大户的领头人张悛面谈。

    他大大方方将李林甫的亲笔信交给张悛查看,然后等着对方先开口。

    “方使君,这是要回京述职了么?”

    张悛叹了口气询问道。

    现在的时间是中元节前后,方重勇当然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走。但再过两个月便是基哥的寿辰,而且还是六十大寿。在那之前肯定要回去,然后献宝。

    其实张悛早就知道,以方重勇的才华,肯定不会被困于沙州,甚至河西。他的舞台,将来一定会是大唐中枢!

    出将入相!

    “对,某毕竟是朝廷委派的官员啊,回京述职,乃是应有之意。”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

    “是啊,使君办的事情太大,办得太漂亮。这让我们都忘记了,其实您也是朝廷的流官,不会在沙州一辈子的。”

    张悛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苦笑。

    所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便是在说这个吧。方重勇再能干,也不能奢望对方一辈子为商队服务。

    “某离开以后,朝廷必然有人想全面接手西域的生意。这几年,某没有拿一文钱,所以商队内各家才能一碗水端平,童叟无欺。大家都信服。

    但你们不能指望朝廷派来接盘的人,他们也和某一般大公无私。

    所谓无欲则刚,如果有了私欲,便无法服众,无法取信于人。

    有鉴于此,这门生意的崩溃,只是迟早而已。

    你们也不要有太多奢望,顺其自然为好吧。少点贪欲,自己的日子也过得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