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还是吃不饱饭,那这一万两去哪里了?谁来告诉朕?啊!”

    宋帝这一通质问,整个人都已经须发皆张,宛若一头暴怒的狮子,吓的底下的群臣瑟瑟发抖。

    却也应该发抖,大宋最富裕的东南四郡才上缴如此税收,这真的是把朝廷当傻子糊弄了!

    其实各郡都有偷税漏税的现象,但是从来没有像东南四郡这样做的夸张,做的过分,做的这么明目张胆的!

    大家最多只是在总额上削减个一两成,但东南四郡这分明就是连一成都懒的给了。

    这时,底下有一个东南籍的官员小声道:“陛下,兴许……兴许是刚刚好去岁东南百业凋敝,所以……所以商税才如此……”

    他越说自己越不自信,说到后面他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宋帝冷笑:“百业凋敝?这话你自己信吗?啊!”

    那名官员不说话了。

    宋帝冷哼一声,再度向崔文问道:“告诉他们去岁岭粤郡的税收,直接说个总数就行!”

    老尚书点点头,回忆了一下后答道:“回陛下,加上最近那次商税,去岁岭粤共收入各色税银共计一千一百五十万两,前年一千三百多万两,今年因为贼寇侵边,故而海贸商税方面的收入降低了不少。”

    “听听,你们都听听,你们四郡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同样是沿海郡县,相比于人家,你们还有优势,郡县的可耕种地也要比岭粤多的多!

    结果呢,你们四个加起来还没有人家的零头多!

    你们好意思吗!啊!”

    东南籍的官员彻底沉默了,低着头不敢再说半句。

    赵端大口大口的喘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随即一屁股坐回位置上,语气冰冷道:

    “朕今天这话放在这里,东南百姓造反到底是什么情况你们这些本地人知道的比朕多,也比朕清楚,要不是你们虐民到了百姓都忍不下去的程度了,何至于方贼一举旗百姓纷纷去投?

    如今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也都是你们咎由自取,朝廷没银子给你们平叛,等百姓发泄够了,兴许就会停了。”

    这下东南籍的官员纷纷傻眼了。

    “陛下!陛下!不能放弃东南啊…东南是大宋的财税重地啊!放弃了东南!大宋的税收要少上好大一截的啊!”

    “陛下!我等知错了!明年!明年税收必定让朝廷满意!”

    “陛下!”

    ……

    宋帝此时看着他们的哭嚎,面上却平静异常。

    转头向崔文道:“把那19万两税银拨给东南四郡,朕也不占他们便宜,他们交多少税朕就还多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平叛吧。

    对了,岭粤郡的倭寇一事要重视,拨给的银子也要尽快。

    兵部那边将东南四郡的厢兵都给朕尽快调去岭粤平倭,不能让沿海的倭寇影响到我大宋郡县的安危。

    明白吗?”

    崔文和兵部尚书齐齐恭敬拱手:“臣等明白,下朝后就立刻去办!”

    听着赵端这番话,章合和一众东南籍官员傻眼了!

    非但不平叛,还把东南的兵给调走去了岭粤平倭?

    这可如何是好啊?!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