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整个人生经历几乎都摆在了所有读者面前。

    而在诸多签约作者的疯狂讨论与分析下,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魏中华是个普通人,但是他的运气太好了。

    首先,魏中华30多年还没有拿到天赐文约,以及他在文考中写的稚嫩的第一本,就证明魏中华其实并没有什么写作天赋,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创作天赋,但是他却拥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可以将很多细节和故事写的非常的丰富。

    所以当魏中华遇到了华夏世界,遇到了西汉通史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改变了,他不需要在自己创作剧情,只需要找到西汉通史里面的一个皇帝,然后尽可能丰富的将这个皇帝在西汉通史里面的种种故事串联在一起,然后当作给写出来,就是一本情节丰富,逻辑严密,甚至还有跌宕起伏和爽文剧情的《大汉宣帝》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他遇到了孟轲大神的这个风口,于是就直接起飞了,成就了三天圣衔的传说。

    但魏中华本身就是一个一般人,确实没有什么写的天赋。

    那如果是自己去写同人呢?

    如果自己像这位魏中华一样,在西汉通史里面找一位皇帝,然后按照已经准备好的主线剧情,详细丰富的将这位皇帝的一生给写下来,那自己是不是就是下一个魏中华了呢?

    可能自己无法再像对方一样站在风口上实现三天圣衔的奇迹,但是以现在三国演义和华夏世界自身所带来的恐怖流量,混个官衔的同人作者应该是问题不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的原著者刘旭是否批准他们写同人。毕竟一旦刘旭明确的表示反对,但所有已经写好的同人都会被撤销,而且刘旭作为原著作者也可以直接断绝他们的阅文之力,那他们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大部分有这种想法的作者都堵在这里,他们还在犹豫和观望,但有一批作者们却不管不顾了,他们在进行了简单的商议之后,就集体决定不管了,直接一起开始写华夏世界的同人文,结果如何,写了之后再说。

    这些人就是文珍市文院的学生们了,他们在许樵夫的熏陶下,个个都是华夏世界的忠实粉丝,而且在许樵夫的要求下,他们对于华夏世界的了解可谓到了极为变态的程度,他们是真的把刘旭的当成一门课程来研究的,所以他们一旦开始写起华夏世界的同人文,那绝对是得心应手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同人文背后的庞大流量,只要他们去写同人,那就可以跳过原创所需要的原始人气积累,直接拥有海量的读者群体,三天圣衔不指望,但三天官衔似乎也还是有可能性的。

    现在的文珍市实在是太脆弱了,需要大量的官衔作者来稳定占据,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文珍人不上谁上?

    所以他们决定直接莽上去,只不过好歹算他们还有些良心,在莽了之后,就拜托许樵夫去请求刘旭,给他们合法的同人资格。

    “老师您怎么看?”在许樵夫那里得到了消息之后,刘旭若有所思的问道。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我自然是反对的!”许樵夫叹了口气道“正经的作者谁会去写同人文呀,他们这是为了短期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未来,同人文的上限摆在那里,我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支撑他们的。”

    “那可不一定!”听了许樵夫的话,刘旭笑道“请问老师,您这些学生里面,如果正常发展的话,能够几位官衔,几位文衔?”

    “这个……”许樵夫呆了半晌,然后叹了口气道“官衔的种子只有一个,但成功率不到三成,这里所有学生未来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就是文衔五级作者了。”

    “这就是了!”刘旭笑道“我的上限可是圣衔作者,他们既然是一群连官衔都困难的学弟学妹们,那同人文的影响真的还在吗?”

    “……”许樵夫被刘旭怼的嘴巴一歪道“你是只知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