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实吧。就比如建康府,新政推行了快十年,百姓除了能吃饱饭,还有什么呀?”

    儒士黑着一张俊脸,反怼了回去。

    赵竑暗暗叹息。老百姓能吃饱饭,这说明还有百姓吃不饱饭,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老百姓能吃饱饭,孩子不花钱上学,年轻人有机会出去做事,你还想干嘛?要不是认识你这厮多年,真不知道你是不是鞑靼的细作!”

    有食客认识儒士,忍不住怒怼。

    看他衣衫破旧,骨节粗大,似乎是卖力气为生。

    “赵二,你当然知足了。你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城西码头上扛包卖力气,累死累活的,你不难受吗?”

    儒士和赵二开启了互怼模式。

    “我有什么难受的?我靠自己双手,不偷不抢,心安理得。我浑家在鞋厂也有钱挣,一对儿女在学堂上学,又不掏钱。我很知足。倒是你贾夫子,你是高不成低不就,只知道埋怨。我倒忘了问你,你起这么早做甚?”

    “还能做甚?还不是去码头做牙人。要不是金陵码头来往的商船多,贾夫子也不会轻易找到事做。”

    有食客笑了起来。

    牙人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如今的金陵是大码头,南来北往,包括海外的商船络绎不绝。玻璃、瓷器、肥皂香皂、茶叶等等,包括各种铁器,都是从这里运出去。而粮食、水果、金银铁铜、药材、马匹又从外面进来。金陵国际国内贸易繁忙,就业机会多,这也让贾夫子这样的读书人有口饭吃。

    “要不是我大宋天子,大宋早就跟那个狗屁的大金国一样,被打的不成样子!皇帝对贪官污吏不留情,对百姓那是真好!有这样的好皇帝,偷着乐吧!”

    “如今我大宋兵强马壮,这海外的人来的多了,走在街上,我也觉得自己作为宋人,脸上有光!腰都挺得直些!”

    又有食客们相继说了出来。

    儒士低头吃饭,不再吭气。再倔强下去,恐怕要被揍了。

    赵竑若有所思。既然金陵城国内外贸易繁忙,可以像后世一样,来个“江南交易会”,对大宋不无裨益。

    “你们说,朝廷要是北伐,能打败鞑靼大军吗?”

    有食客转换了话题。

    “当然能!鞑靼才多少人,我大宋可有七千万!我大宋能赔得起二三十万官军,他鞑靼赔得起吗?”

    “可不是!朝廷光火炮就有几万门,一轮齐射,鞑靼骑兵还不被轰成肉渣?”

    “鞑靼大军在汉中,还不是被官军打得屁滚尿流?几十万边军北上,鞑靼必败,官军必胜!”

    众食客打起了嘴炮,兴趣盎然,谈起了军事,个个都是专家。

    “王师北伐,鞑靼大军不是对手。两国相争,拼的不是人多,而是国力。鞑靼身处漠北,所产只有牛羊牲畜,物产匮乏。而我大宋物产丰富,金银铜铁,粮食盐醋应有尽有。再加上我大宋有一位圣明天子,军中火器犀利,将士训练有素。鞑靼想要获胜,恐怕太难!”

    这次是贾夫子,做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分析。

    “贾夫子,还是你有见解。你是怀才不遇,太可惜了!你的账我付了!”

    赵二连连点头,红光满面。

    “现在不骂我是鞑靼细作了?多谢你付账了!”

    贾夫子一本正经说道,赵二挠挠头,很是不好意思,众人又是一顿哄笑。

    “你们都听好了!等两河恢复了,我就去河北,买上几百亩地,也做个大官人。到时候,想吃我的包子,你们得去河北!”

    掌柜的也兴致勃勃插话进来。

    “掌柜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