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杜杲,全都安排在淮西一带,已有十余万人之多。”

    周平的奏报,让赵竑轻轻点了点头。

    “让沿海制置司和移民司商量一下,愿意移民海外者妥善安置,其余的就安置在淮西。不要虐民,不得饿死一人。”

    蒙古大军攻打河南,生灵涂炭,能活下来的都不容易。

    “陛下,燕京密报,耶律楚材和刘黑马、史天泽等人向窝阔台阐明我大宋王师北伐之事,窝阔台已经陆续向两河增兵,但未有大规模增兵的迹象。”

    “刘黑马和史天泽等人,都是久经沙场,窝阔台会增兵的!”

    赵竑接着周平的话语说道。

    两河是蒙古帝国的后勤供应基地,耶律楚材不是傻子,窝阔台更是雄才,不会置之不理。

    “两河那边,还有哪些密报?”

    赵竑下意识起了兴趣。

    说起来,情报司是他的大舅子在经营,其中情形究竟如何,他还真不是很清楚。

    “陛下,这是两河各地的情形密报。请你过目。”

    赵竑拿过奏折,仔细观看。

    “真定府的汉军万户史天泽,这个人,好拉拢吗?”

    恢复两河,尽量还是少些杀戮。两河被蒙古大军杀了几千万人,残留不过两三百万,百姓当真可怜。

    “陛下,史天泽 31岁,河北豪族,尚未有后。多谋善断,用兵谨慎,是个将才。此人长袖善舞,善于观察时势。窝阔台爱惜史天泽和张柔,认为其二人是人才。不过可以一试。”

    “张柔?”

    赵竑心头一动。

    “这个张柔,到底是什么情况,家中何人?”

    “回陛下,张柔 43岁,河北豪族,原金朝降将,蒙古国保州守将、汉军万户,手下有三万余众。张柔妻妾五人,儿子四人早夭,其余三子分别是张弘彦、张弘略、张弘规,均未成年。”

    周平拿过奏折回道,心里懵懵懂懂。

    张柔的情况,他在奏折上写的清清楚楚,皇帝为何还要发问。

    “张柔,他有个儿子叫张弘范的吗?”

    赵竑不死心,又问了一遍。

    这么多儿子,这个张柔,够能生的。

    “回陛下,确实没有!”

    周平郑重其事回道,加了一句。

    “史天泽和张柔,二人用兵,史天泽少杀,张柔多杀,但二人都能用兵,是为将才。”

    “多杀?河北的百姓,他恐怕杀的不比鞑靼大军少吧。”

    赵竑摇摇头,冷笑一声。

    “周平,大军北伐,只在数月。两河那边,也该动起来了。这个张柔,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既然张弘范还没有出生,那么就没有必要再面世了。

    “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那些民族的耻辱一幕,在他赵竑的这个时代,绝不能再出现了。

    “太原!”

    赵竑放下密报,眉头紧锁。

    得河东者得天下。恢复两河,重点是太原和雁门关,尤其是太原,必须拿下。

    “陛下,太原如今是刘黑马和萧扎剌两个汉军万户驻守。汉中一战,刘黑马虽然折损两万部下,但太原犹有汉军数万,元气还在。刘黑马此人自称契丹人,和萧扎剌一样,对窝阔台都是忠心耿耿,想要劝降,恐怕不容易。”

    周平犹豫了一下,继续道:

    “鞑靼宗王翰赤斤,托雷长子蒙哥,近日频频造访太原,修葺城墙,整饬武备。看样子,鞑靼所作所为,也是针对我军北伐而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