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海外的使者都已返回,但都留有使节留在大宋,包括高丽,大理国等,募捐都捐了不少。高昌的使者还都在临安城。那一对兄妹四处游荡,还去外海一躺,看样子兴致颇高。”

    真德秀摇摇头。高昌国的这两位年轻使者,到底是出使,还是游玩来了?

    “搭个顺风车顺风船,你也不好意思收钱吧。年轻人既然想玩,就随他们去吧。让陪同官员好好陪着,保证人身安全就是。”

    赵竑哈哈笑了起来。

    说起来,高昌国的两位使者,还是孩子。

    至于各国使节留人在大宋,肯定是看大宋是否北伐,情形如何。

    列国都怕蒙古大军,又都盼望着大宋北伐,为各国去除心腹之患。

    “日本的使者呢?”

    赵竑的话题,回到了被驱赶的日本使者身上。

    “陛下,日本使者元旦刚过就乘坐商船回了日本,现在的蒸汽船一日千里,到日本用不了七八天。那两个日本国使者,应该早已经回国了。”

    真德秀暗暗狐疑。皇帝旧事重提,不会是要向日本用兵了吧?

    赵竑点点头,心里也想知道,日本方面,究竟会是怎样的一个恢复。

    “陛下,大军北伐,各国要派遣援兵前来助阵,陛下为何拒绝?”

    魏了翁很是不解,希望皇帝能改变主意。

    大宋王师北伐,兵马越多越好,何必拒绝列国的好意。

    “捐钱捐物就行了,让他们派兵参战,是如虎添翼还是拖后腿啊?”

    赵竑哈哈笑了起来,魏了翁也是莞尔。

    列国援兵,恐怕还不如大宋的民壮厢兵,纯粹是摆设。

    “陛下,新组建的火铳兵在金陵操练,陛下可以随时前去观阅。”

    想起一事,魏了翁郑重其事说道。

    火铳兵是新兵种,和蒸汽船一样,都是大宋的新发明,皇帝器重,似乎能赶上北伐。

    就是不知道,火铳兵的威力如何?

    “过几天,朕会去金陵筹备北伐,到时自会观看火铳兵的操练情形。兵部和户部抽调精兵强将,随朕一同前去。”

    以目前火铳兵的操练时间来看,能训练出合格的火铳兵,四五千人恐怕已经是极限。

    “手铳的生产情况如何?铠甲和护具,生产的怎样?”

    赵竑事无巨细,一一问道。

    “陛下,这些事都是田主事在负责。陛下想要查探究竟,就要去江南兵器制造司一探究竟了。”

    魏了翁笑呵呵一句。

    赵竑也是一笑。才刚刚过完年不久,他有些太着急了。

    大臣们纷纷散去,赵竑疲惫地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日理万机,身体和脑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陛下,宣主事送来奏折,明天一早去钱塘县中学微服私访,请陛下示下。”

    董宋臣的声音响起,赵竑轻轻点了点头。

    “传旨给她,明日下午,三点钟,在钱塘县中学门口碰面。记住了,是微服私访,千万不要惊扰地方。”

    有了钟摆,日子也过的明白多了。

    既然是微服私访,就不要搞形式主义,看看地方上的教育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