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宋理宗那个蠢货,就南宋士大夫那些熊样,连孟珙、余玠这些民族英雄都能被他们玩死,南宋早该亡了。

    “陛下,太后病重,此刻还是料理太后的身后事。至于战事,还是先搁置吧。”

    真德秀轻声细语,劝起了赵竑。

    赵竑点了点头,赞同真德秀的话语。

    杨桂枝病危,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再言战事。

    这是蒙古帝国驰骋天下的时代,列国心惊,无不望风披靡,谈虎色变。既然是蒙古铁骑,注定了这个时代的战争都是陆战野战。不要说海战,就是内湖水战,都是寥寥。

    水师用兵,还得再等等。

    赵竑走到船边,观看两岸景色,不知不觉面前水域广阔,水面颜色变深,原来已经到了出海口。

    水师将士选择回临安城的路线,并没有走镇江到杭州的运河,而是沿海航行,走杭州湾,进入钱塘江,在临安城东码头上岸。

    有了蒸汽船,水师将士的底气更足,怪不得人人好战。

    江南三月,气候舒适,两岸景色宜人,众臣彼此说话,赵竑正在看着茫茫的海面出神,田义跟了上来。

    “田义,前面那艘船上,穿金陵讲武堂制服的,好像不是我大宋人氏。”

    赵竑放下千里镜,指着前面的一艘战船,狐疑地问道。

    “陛下,那都是遣宋使,有高丽、占城、大理、大越国、瓜哇、德里,以及大食诸国,皮肤样子各异。我大宋各学堂对海外各国招生,陛下曾下过旨意。陛下难道忘了吗?”

    田义的解释,让赵竑懵懵懂懂,点了点头。

    他是在元旦大朝会的时候顺口答应各国使臣,想不到已经成行了。

    “陛下,唐朝时国力强盛,兵临天下,万国来朝,才有遣唐使的出现。如今我大宋国力昌盛,蒸蒸日上,各国均有遣宋使来我大宋学习,而且不止日本一国。陛下,这才是我中华盛世,可喜可贺!”

    田义眼神炽热,说得也是热情洋溢,唾液横飞。

    天下诸国,赵竑独独对日本遣使入宋学习拒绝,看来国舅周安横死日本一事,赵竑始终没有放下。

    “谈盛世为时过早。中原和两河,还有西域都尚未恢复。还有很多事情去做。”

    遣宋使,预示着大宋的典章律令、文化教育,甚至军事制度,都会传入天下各国。这对大宋将来拓殖全球,不无裨益。

    “陛下,若是要北伐,或是对外用兵,也带上我吧。”

    提到了旧地恢复,田义忽然向赵竑请令。

    “你在江南制造司干的不顺心吗?还有,你的一对儿女年幼,你不要照顾他们吗?”

    赵竑转过头看着田义,微微有些诧异。

    “他们都快五岁了,有人照顾。陛下,下一次用兵,还是带上我吧!”

    田义恳求了起来。

    有人照顾?

    魏思思的名字都不提,看来果然事出有因。

    “听说你长时间待在金陵,你夫人却一直待在临安城。你们到底怎么了?要不要我把你调回临安城去?”

    田义和魏思思之间的事情,许胜和李唐等人都给他谈过。魏思思一直待在临安城父母家里,田义一个人在金陵供职。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似乎已经不可调和。

    这次回临安城,他之所以拉上田义,也是想让他回去看一下魏思思母子,交流一下感情,改善一下夫妻关系。

    “陛下,确实不需要。我在金陵制造司干得舒心,也很自在,心里踏实。不过,我也想上战场,也许能建功立业,为陛下分忧。”

    田义眼睛里有光彩,赵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