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嵬名令公气量如此狭窄,传了出去,万一宋人恼怒,断了粮草,岂不是饿殍遍野?

    “陛下,宋皇深思熟虑,高瞻远瞩,的确非常人所及。宋军既然已经打通阻碍,必会有始有终。陛下还是安抚百姓,静候佳音吧。”

    罗世昌满脸红光,跟着奏道。

    西夏得以存续,也不枉了他东奔西走,忙活一场。

    “大宋天子雄才大略、运筹帷幄,朕自然是信服。”

    李睍的笑容,明显有些勉强。

    “朕相信宋皇,只是中兴府城中,每日都有士民饿死病死,朕这心里,很是不安啊!”

    “陛下爱民如子,末将佩服。但陛下应该相信我大宋天子。他既然派了我等支援大夏,就不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余玠说完,肃然一礼。

    “余将军所言甚是,朕也是这样想的。”

    李睍哈哈一笑,他微微思索片刻,又接着开口。

    “嵬名令公,一旦大宋援军进入兴灵之地,鞑靼大军退兵,速速与朕禀报!”

    “臣遵旨!”

    嵬名令公黑着脸,赶紧听令。

    余玠这些话,冷嘲热讽,明明是说他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他心头恼怒,却无法反驳。

    “罗世昌、李仲谔,你们下去准备上好礼品,一旦鞑靼退兵,你们去宋境一遭,面见宋皇,向他当面致谢。援救之恩,朕时刻铭记,我大夏必不会忘。”

    “陛下圣明!”

    余玠的脸色,明显缓和了许多。

    “余将军,朕先告退,你也下去好好歇息吧。”

    李睍和蔼可亲,转过身去,脸上的笑意荡然无存,换之深深的忧色。

    李睍离去,余玠和罗世昌等人,纷纷退出了大殿。

    嵬名令公走在最前面,和张翰轻声交谈。罗世昌和李仲谔同行,轻声细语。余玠则是退后一步,独自一人走在后面。

    “李相公,怎么宋军来援,陛下似乎没有多少喜意?”

    罗世昌和李仲谔出了大殿,看看左右无人,罗世昌拉住挚友,狐疑地问了出来。

    “岂止是陛下没有多少喜色,就连嵬名令公等臣子,也是难见笑容啊!”

    李仲谔看着嵬名令公的背影,轻声一句。

    同殿为臣,他自然知道这些人担心的是什么。

    “大夏免去灭国之灾,百姓得以存活,君臣平安无事,社稷得以保存。陛下和嵬名令公郁郁不乐,这又是为何?”

    罗世昌诧异地继续问道。

    半年、八个月的坚守,不就是为了西夏不被蒙古大军亡国灭种吗?怎么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李睍和嵬名令公反而没有预想中的喜悦?

    “陛下是在担心驱虎迎狼。宋军能与鞑靼大军抗衡,更是大败速不台部,斩获甚多。到时候宋军进入夏境,对于我大夏来说,是福是祸,尚未可……”

    李仲谔突然住口,和转身走来的嵬名令公拱手行礼,满脸的笑容。

    “李相公,在下有一事相求。”

    “令公,你有事直说,在下洗耳恭听。”

    “李尚书、罗相公,若是二位见了宋皇,还是尽量劝说,让宋军尽快退出夏境。大夏要存活,还要靠自救。”

    嵬名令公说完,告辞离去。

    “宋军将夏地退还,你能守住吗?河西还是鞑靼治下,你能夺回来吗?”

    李仲谔看着嵬名令公的背影,无奈一句。

    “嵬名令公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怕驱虎迎狼吗?”

    嵬名令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