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愿意去的,就随朕一同前往边塞吧!”

    赵竑哈哈笑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谢陛下!”

    众生一起谢礼,纷纷端起了茶杯,心思各异。

    边塞授官,或许是个意外的收获!

    太学生们离去,看完纸上众太学生的名单,赵竑眉头紧皱。

    反对的大臣和示威的太学生都解决了,接下来才是硬仗。

    宋军和蒙军交手不可避免,宋军已经未雨绸缪,应该不会出现历史上的“丁亥之变”了吧。

    可就到此为止了吗?

    如果只是浅尝辄止,那么怎么练兵?不和真正的强敌过招,何以打造一支真正的强军?

    军队之所以是强军,能战无不胜,完全是因为将士们不怕打仗。而不怕打仗,完全是勇气和信念,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

    若是浅尝辄止,西夏的一万将士又怎能回归?西夏还不是要被困死,亡国灭种?

    要是那样,他可就颜面无存,鸡飞蛋打,丢人丢到家了。

    “陛下,真的要去西北,真要对鞑靼用兵吗?”

    太学生们离开,董宋臣在一旁轻声问了起来。

    “怎么,你也怕了吗?”

    赵竑轻声一句,端起了茶杯。

    “陛下,既然要对鞑靼用兵,那就不能败,一定要胜,而且要是一场大胜,才能让天下人臣服,让所有质疑者闭嘴。”

    董宋臣的话,让赵竑心头一震。

    若是败了,不过是卷土重来。但什么是一场大胜?

    要接回余玠和曹友万等援夏将士,就一定要打通大宋和西夏的通道,渡过黄河。

    要是那样的话,除了要击退通往西夏途中的蒙古大军,还必须占领宋夏之间的金境领土。这样一来,可就要同时得罪蒙金两国了。

    “董宋臣,你说的对,军国大事,容不得半点侥幸。既然已经踏出去了,就再大胆一点,索性横冲直撞吧!”

    赵竑心头的豪气,不知不觉被调了起来。

    总是想寻找后路,万无一失。人生那有那么多后路?

    回了后宫,早已等候的李惟名迫不及待上来,目光焦急。

    “陛下,发兵增援大夏,没有变数了吧?”

    赵竑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些失落。

    他能感觉出来,在李惟名的心里,她的母国西夏,比自己要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