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将军,大宋皇帝,应该已经回临安城了吧?”

    想起了赵竑和李惟名,罗世昌不由自主问了起来。

    “罗相公,现在已经是七月底,恐怕科举取士已经完成。陛下政事繁忙,日理万机。四川、两浙路、江南东路推行新政,编练新军,陛下天南海北,比咱们忙多了。”

    曹友万向往地说了起来。

    这样千里万里风尘仆仆,着实令人敬佩。

    “两位将军,那练兵的事情,不会有事吧?”

    罗世昌又紧张了起来。

    “成都练兵五万,利州大营三万,再加上利州两路编练新军,加起来,整个四川有十二三万新兵操练。罗相公,陛下已经交待清楚,四川是四川制置使崔与之,利州是利州西路都统制曹友闻,练兵的都是金陵讲武堂的军官,不会虎头蛇尾的。”

    曹友万计算着说道,连余玠的眼色都没有注意到。

    “罗相公,编练新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火器的生产。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没有火炮,没有弹药,没有粮食,练了兵有什么用?利州和沔州日夜赶造兵器弹药,就是为这一场和鞑靼大军的冲突做准备。”

    提到兵器制造,余玠这才明白赵竑的不易。筹划一场战争,事无巨细,辎重粮草,士气军心,件件都要顾及。

    曹友万和余玠的话,让罗世昌的眉头立刻伸展开来。

    曹友万是直肠子,不会拐弯抹角,他说的肯定不会有假。十几万大军,看来,赵竑也是在和时间赛跑,来准备这场未来的战事了。

    “宋皇之能,震古烁今,文韬武略,足以让人望其项背。”

    罗世昌笑容重新浮上脸面,感慨地说道。

    宋皇博学,连占卜都是大家,尤其让他惊叹。

    希望宋皇的“预测”,都是真的。

    “罗相公,不用遗憾,最多一年就能见到陛下。到时候,想躲开都难。”

    余玠笑着站了起来,他拿起千里镜,仔细观望,忽然放下千里镜,指着前方。

    “罗相公,你快看,那是金人的向导吗?”

    前面就是萧关,金人的使者,也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