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用文章,用手中的笔,去刺痛他们,改变他们!”

    这个时代,舆论掌握在士大夫手中,国家作用形同虚设。舆论阵地,怎么可能让臣子控制。

    “还请……陛下示下,怎样开始?”

    曾极脸色发红,肃拜而道。

    赵竑的话,完全说到了他的心里,也让他的小心脏,“噗通噗通”跳了起来。

    若是能靠报纸警醒天下士民,那不仅可以让大宋有一番新气象,还可以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

    “曾极,你问的好!”

    赵竑轻轻拍了一下桌子,思索着说道:

    “北方鞑靼虎视眈眈,蠢蠢欲动,报纸上要提倡尚武之风,恢复汉唐之尚武精神。此其一。”

    “其二,豪强官宦侵田隐税,国家税赋外流,清丈田亩。此其二。”

    “士大夫、豪强横行不法,搜刮敛财;地方官府鱼肉百姓,欺上瞒下,朝廷要澄清吏治,反贪反腐。此其三。”

    “此外,报纸上要遏制骄奢之风,空谈之风。民生疾苦、各行各业,凡是本朝的积弊,都要一一涉及。”

    赵竑的话,让刘克庄和曾极都是血液上涌,瞬间脑子里有了一些想法。

    “陛下以前写的《鞑靼策》,以及那些振奋人心的诗词,想必就是为了唤醒我大宋的士民吧。”

    曾极眼睛放光,大声说了出来。

    “陛下,草民只是担心,若是报纸上大肆宣扬朝廷弊端,恐怕会引起民心不稳,朝野动荡。”

    刘克庄沉吟着提了出来。

    赵竑微微一笑。看来,这二人考虑周全,进入角色也快。

    “两位,大宋如今积弊重重,就是要断臂求生。况且,朕准备实行新政,强兵富国,会和报纸上宣扬的革除各个弊端一样,同步推行。”

    赵竑的话,让刘、曾二人轻轻点了点头。

    报纸上宣扬,大不了刚开始不要那么激烈,温和一些,只要不激起民变就行。

    “我大宋三大弊端,冗官、冗兵、冗费,朕都要一一解决。你们在报纸上大肆宣扬,为朕推行新政呐喊助威。这些事,朕一个人办不到,需要许多人一起做。你们明白朕的意思吗?”

    “陛下圣明!”

    刘克庄和曾极郑重一礼,都是心动。

    “陛下,草民也想办份报纸,你觉得怎样?”

    听得入神,心里也痒痒的,感觉赵竑开明亲切,陈起小心翼翼问了起来。

    “完全可以,但是要和朝廷办的报纸有所不同,要是一模一样,就违背了办报纸的初衷。比如,朝廷的报纸主要集中在国家大事,你的报纸把重点放在民间,两者相得益彰,各有所长。”

    活跃民间经济,他当然是鼎力支持,举双手欢迎了。

    赵竑看着刘克庄和曾极,一本正经。

    “两位先生,你们意下如何?”

    这二人都是大家,能出书的人,文笔自然不差。

    “陛下,我二人唯陛下马首是瞻!”

    刘克庄和曾极一起肃拜。

    “你们也不用担心各部、各级官员掣肘,报纸虽直属于礼部,但直接对朕负责。刘克庄任宣传司郎中,曾极为员外郎,共同主持宣传司。江湖诗派的各位名士,还有天下名士,都可以加入进来,发表见解,针砭时弊,为富国强兵出谋划策。”

    宣传司,不过新增加一个房间而已。

    “陛下天恩,臣等肝脑涂地,难以为报!”

    刘克庄和曾极又是跪下,磕头谢恩。

    宋朝礼部下辖祠部、膳部、主客三司,各司郎中、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