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尚在壮年,新一代的蓝玉也已经初显锋芒,这些人中随便拉一个出去,只要能稳稳当当的渡海到达日本,干小日子简直与喝凉水无异。

    季伯鹰并不知兵,连他都知道这一点,而深知自己麾下这些将领本事,打了一辈子仗的朱元璋不可能不清楚。

    老朱顿了顿,叹了口气。

    “伱是担心以武将挂帅远征,再建不世之功,功高震主,难以掌控。”

    季伯鹰轻口一语,直接说中了老朱心中所想。

    远征日本,一旦成功,得到的白银足以让大明在短期内迅速强盛,而挂帅之人的功劳势必会冠绝大明,如徐达、李文忠等人已经是一等公爵,封无可封了。

    “你本想以亲王挂帅为虚,名将为副则实,以此将这盖世之功摁在亲王身上,可是你又想到后世靖难,亲王掌兵、尾大不掉。”

    老朱深吸一口气。

    “咱心中所想,都被兄长猜中了。”

    “除此外,从昨晚回去之后,咱就还在想另一件事,咱原本想以诸王取代武将掌握兵权,分封诸王、戍边大明,可是在去过建文之后,咱觉得这个法子反而会乱了大明国本,咱昨晚辗转了一夜,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好法子来解决。”

    说着,老朱站了起来,朝着季伯鹰就是躬身一拜。

    “请兄长教咱!”

    季伯鹰抬眸看了眼老朱。

    真实接触过之后,他感觉这位大明太祖与史载中不大一样,史书中的老朱在开国登基之后,那基本上就是从不反思,完全固我、一意孤行,根本不听劝的,除了马皇后和朱标之外,谁劝砍谁。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老朱还在壮年,也没有丧子丧妻丧孙,精神还算正常,所以发现问题之后,反思的很及时。

    经过昨晚亲身见证靖难之后,老朱已经意识到以诸王掌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坐下吧,一件一件来。”

    季伯鹰放下手中茶杯。

    就延长国祚这件事来说,洪武朝绝对是最容易达到的,万事万物都在头,只要把头开好了,后世子孙只要不是清一色的昏君,守好江山的难度会锐减不少。

    “第一件,远征日本,由何人统兵。”

    “我的建议是。”

    季伯鹰平静望着老朱。

    “天子挂帅,御驾亲征。”

    老朱则是脸色陡然一变…

    “那个兄长,真,真不是咱怕死。”

    “咱晕船啊…!”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你特么逗我呢?

    当年在鄱阳湖干陈友谅的时候,船板上就属你小子蹦跶的最欢,那会你怎么不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