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使所言,未必是朕之结局。”

    老朱棣凝声答道,坚定的相信自己。

    这位名载史册的永乐大帝,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造反上位的天子,永远都不信命运,他只相信自己,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在老朱棣看来,自己当年以仅仅八百护卫起兵,都能干翻拥有上百万大军的建文帝,这等逆天改命的事自己都办成了,世上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区区残元,何足挂齿。

    “嗯。”

    “你可以继续第三次北伐,但我希望,如若无功,放弃后两次。”

    季伯鹰并没有直接否定老朱棣,而且也无法否定,因为只要老朱棣坚持,哪怕老朱开口,大概率也是没用。

    毕竟这是永乐朝,是永乐十九年,距离老朱驾崩已经过了二十多年,洪武朝的那些文臣武将都已凋零,再加上老朱棣的个人威望和权柄已经达到了顶峰。

    在永乐一朝,只要是老朱棣想做的事,无人能够阻挡。

    老朱棣望向老朱,希望得到来自于父亲的准允支持。

    “兄长是咱大明仙师,兄长之言,便是天命。”

    这话一出,老朱棣顿时心头感到一阵低落。

    “不过,咱老朱家的子孙,要的就是一个逆天改命。”

    老朱哈哈大笑,站起身来,抬手拍在老朱棣的肩膀上。

    想当年他从一个碗开局,打下这偌大的大明江山,与朱棣这以藩王之身造反登基,同样是万古头一遭。

    朱棣想扫荡漠北,他老朱又何曾不想肃清草原。

    从情感上,这父子两个有着共鸣。

    “咱支持你第三次北伐,咱也想看看,你小子究竟能不能彻底灭了草原上的那群宵小。”

    “不过,正如仙师所言,如果你这第三次北伐没有建功,咱希望你能遵从仙师之言,止戈为武,与民生息。”

    这一幕,看起来着实有点违和。

    一个中壮年拍着一个耄耋老人的肩膀出声鼓舞,这耄耋老人则是听的眼神激动,眼眶泛红。

    老朱棣站起身来,后退两步,扑通朝着老朱跪了下去。

    “儿臣,谨遵父命!”

    季伯鹰全程看着,并没有再多说。

    他打算老朱棣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跟着一起去看看,指不定能改变这第三次北伐的成果,指不定能改变这永乐朝的国祚。

    就算遇不上阿鲁台,也得把小也先给干掉,提前预防土木堡之变。

    “坐下吧,该聊正事了。”

    季伯鹰点了点桌面。

    因讨论老朱棣第三次北伐这事,耽搁了许久。

    季伯鹰带老朱来这永乐朝,并不是来讨论北伐的,而是来为老朱解答他心中的疑惑。

    传承千年的丞相制,究竟该不该废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