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远征者,都明白一点。”

    “陆地辽阔,行军不易,一趟远征来回极其之耗时,尤其是当未来面临西亚、乃至欧罗巴州的国家,在仙师所言之交通,也就是蒸汽火车没有发展起来之际,难以做到快速来回。”

    “故而,我们在远征之中,要尽量减少伤亡,让军队战力长时间维持在巅峰,这样才可以保证一路西进,不必停滞。”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才能减少每战伤亡?”

    老朱棣越说越上道,越说越顺溜,俨然是颇有几分仙师讲课的风范。

    哪怕是老朱,都是被老朱棣这番话代入了进去,听的入神。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朱棣语气一停,咳嗽了起来。

    “爷爷,喝茶!”

    永乐小朱适时递上一杯茶。

    接茶,一饮而尽。

    老朱棣下意识看了眼仙师,得到仙师鼓励的眼神之后,继续言道。

    “我的个人想法是,未来我朝之陆军,发展成全火器配备是必然趋势,而军队主力,则应该为火炮,我称之为‘神炮营’。”

    “我永乐朝之京营大军,将重新改制。”

    “三大营之神机营将并入五军营,重组改名为火军营,往后京师三大营将变成,火军营、三千营、神炮营。”

    “你们看。”

    说着,老朱棣抬手一指。

    众人下意识顺着老朱棣手指位置望去,只见在这从草图具现而来的行军画面之中。

    此刻在这大军行军的中间位置,一眼望去,是密密麻麻的火炮运输队伍,而在这大批火炮的外围,则是手持枪械的步卒,而再往外圈,则是跨马驰骋的骑军,时刻巡视着行军周围的情况。

    并且。

    从军队数量占比来看。

    火炮营(神炮营)的人数占比,赫然是占据了全军的五成之上。

    第二圈的步卒(火军营)和最外圈的骑兵(三千营),更像是专门为这神炮营设立的警戒和护卫。

    老朱棣的声音,依旧清晰响起。

    “临阵之际。”

    “火军营和三千营将待命警戒,神炮营将以超越敌军的火炮射程,对敌军持续进行无差别火炮轰击,直到敌城崩塌、敌军崩溃,待神炮营结束轰击之后,再以三千营铁骑冲锋,来回犁上三次,最后则是火军营步卒上前,进行战场全面收割。”

    “这一战法我愿将其称之为:神炮犁地战术。”

    “如此一来。”

    “大军远征之际我军每战伤亡能够降至最低,军粮则可以在远征路上进行补充,由攻陷或者投降的城池国家提供,朝廷只需要源源不断、保障神炮营战时所需的炮弹供给即可。”

    老朱棣一番话音落定。

    就连讲台上的老朱,亦是听的眼眸泛起了亮光。

    ‘不错。’

    ‘果然是咱的种,打起仗来就是有脑子。’

    其实关于大明未来的陆战问题,老朱最近也一直在思索,毕竟大明的扩张不可能仅限于海上,随着国力的上升,必然要进行陆地扩张,最起码也要将中亚和西亚给彻底掌控。

    尤其是刚才看完嘉靖大明的这一场海战之后,老朱更是深刻意识到,随着火器的划时代发展,未来战法需要进行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了,他的目光也一直定格在火炮上,但是思绪一直都在其他事情上,一时间并没有老朱棣想的这么全面。

    “嗯,答得不错。”

    仙师微微颔首,一语称赞。

    话音落,这周遭景致消散,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