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直冒冷汗。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着一个声音在告诉张居正。

    信他!

    季伯鹰起身,戴着太阳镜,双手背于身后,缓步向这位隆庆时空的张居正走去。

    他按照天子进程线,将大明划分成了三个时期,明前期,明中期,明后期(南明暂不在此列)。

    每一个时期,在国家意志层面,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不同。

    明前期(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的大明,天子的意志可以贯彻整个国家。

    哪怕是朱高炽和朱瞻基这等初具重文轻武倾向的天子,只要他们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的态度果决一些,这艘大明巨轮,依旧是在他们的主导下,按照他们意志定下的航向航行。

    而进入明中期(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谁来主舵这艘大明巨轮,这一点就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了。

    有时候这艘巨轮可以在天子意志下航行,比如正统时期、成化时期、嘉靖前中期。

    也有很多时候这艘大船完全是在文官集团的主导下,又或者是君主和文官互相争夺着把舵航行,比如弘治、正德。

    当然,还有商量着来的,比如景泰,天顺。

    而等到明后期(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那就又是另外一个场面。

    从隆庆开始,这艘大明巨轮的舵就彻底握在了文官的手中,毕竟船长要不就是没能力管事,要不就是摆烂,要不就是被秒杀。

    隆庆、万历、泰昌。

    直到天启,放了条活了九千岁的狗,用狗嘴勉强把这巨轮的舵权收了回来。

    可等到这舵权传到崇祯手里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崇祯这小伙是个典型的鬼火少年,做事极其容易上脑,信你和忌你只在一瞬之间,比女人翻脸还快。

    并且踩油门和踩刹车都是一踩到底的那种,偏偏打方向盘的时候就犹豫不决。

    原本巨轮就驶入了危险海域。

    这下好了,直接翻船。

    “阁下究竟为何人,又是从何处来,为何又口出此言。”

    张居正凝视着朝自己走近的季伯鹰,他下意识的想要用他这内阁次辅的威压,给面前人一些压迫感。

    然而他发现,屁用没有。

    “你不需要知道我从哪里来,你只需告诉我。”

    “想,还是不想。“

    冷汗,自张居正双鬓滑落。

    在这幅太阳镜的注视下,鬼使神差之下,他点下了头。

    而就在张居正点下头的下一刻。

    他的瞳孔,猛的一缩。

    因为,映入他眼前之景,已经彻底变了。

    这,再不是他所在的内阁班房,而是像极了国子监的学堂。

    早年张居正做过国子监司业,对学堂布局很是熟悉。

    他的目光,第一眼落在了这两侧垂下的巨大的竖幅,其上龙飞凤舞写着的阳明四句教,赫然映入张居正眼中,不禁心神一怔。

    史载之中,张居正掌权后大力压制书院心学,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信奉心学。

    相反,张居正是正儿八经的心学信徒。

    之所以打压书院心学,主要是因为这帮人借着心学之名各种抨击抵制新政,这就影响到了张居正的改革,自然要打压。

    而这帮被打压的心学门人,实际上也是心学发展路上的误入歧途者,他们将心学的全部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心性释放,将心性释放走到极端,行动上则是变成空谈和务虚。

    阳明心学讲究的是知行合一,不仅强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