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后面,他背的也越来越熟练,人也越来越自信。

    赵氏进来的时候,恰好听到贺珩玥背完最后几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她心中有些不屑。

    她的安儿早就会背了,还会写前面几句呢。

    又听冷澜之问道:“你可知这是何意?”

    少年茫然地看向自己的姐姐,却见小姑娘也是一脸懵,于是只能诚实地摇摇头:“回公主,不知。”

    说完,他羞赧地把头垂的更低,小姑娘身上也笼罩上了颓丧之气。

    冷澜之抿了口茶水:“教给你《三字经》的人,没有告诉你其中的意思吗?”

    “没……没有……”少年又看了自家姐姐一眼:“她……她应该也不知道。”

    “哦?”冷澜之眸中的笑意几乎要藏不住:“本宫很好奇,究竟是哪位先生如此误人子弟,只传授文章,却不负责解惑?”

    “这……这……”贺珩玥不知道怎么回答。

    黄氏有些心虚:“公主,这孩子还没蒙学,估计是偷偷听他的哥哥们背诵,便学会了吧?”

    冷澜之眸中的笑意消散,神色冷漠道:“户部侍郎府的公子,四岁了还未蒙学?本宫记得,寻常官家的孩子,三岁便可以蒙学了吧?”

    黄氏顿时冷汗涔涔。

    蒙什么学?

    她前些年恨不能将这小子丢得远远的,没让对方饿死已经算她仁慈了。

    就在黄氏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贺芊芊再次抢答:“回公主,我弟弟的《三字经》是我教的。我是跟我姨娘学会的,我姨娘可有才了。”

    黄氏:“……”

    冷澜之面无表情地看了黄氏一眼,目光落到贺芊芊身上的时候,重新染上了笑意:“哦?你也会背?”

    贺芊芊一抬头,傲然道:“我不但会背三字经,还会背《弟子规》!还会背很多诗!”

    小丫头虽然只有七岁,却已经在一日复一日的苦难生活中长出了一颗七巧玲珑心。

    她隐约明白,眼下是一个天大的机遇。

    只要能让这位尊贵的公主看重她弟弟,她和弟弟就不用再忍受府中下人的冷眼、父亲和嫡母的苛待,不用再过朝不保夕的生活。

    “背来听听?”冷澜之放下茶杯,饶有兴趣地看着小丫头。

    贺芊芊也不露怯,粉嫩的嘴唇一张一合,先是完整地背出了《三字经》,又背出了几首诗。

    其中甚至有两首深宫怨妇写的哀怨陈词。

    小丫头显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这并不妨碍她将它们记住。

    黄氏有些坐立不安。

    冷澜之绝美的面容上却渐渐染上了笑意:“这丫头倒是个妙人儿,晓柔,赏。”

    晓柔给了小丫头两片金叶子。

    冷澜之笑着看向小丫头,问道:“本宫这里无趣的紧,正缺一个逗趣儿的人,你可愿意过来陪本宫?”

    贺芊芊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一刻都没有犹豫:“我愿意!”

    黄氏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公主,这……这是否不合规矩?”

    冷澜之淡淡睨她:“本宫就是规矩。”

    黄氏顿时不敢再说什么。

    院中,赵氏只觉得世界观有些颠覆。

    她平日里巴结不得的官夫人,竟然对她的儿媳如此恭敬?

    她发现,她好像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这个儿媳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