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这个念头才跟黄忠说起就被他痛心疾首的拒绝了,“主公,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皇叔自辅佐主公以来,虽然是折损了几阵,可到底对主公也是有助益的。

    更何况他们并没有任何的逾越之举,主公让他们去巴丘,他们便老老实实的过去了,仅为图存便对其痛下杀手,主公啊,此乃小人行径,断不可取的呀!”

    黄忠这人忠心是没的说,至少在刘琦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是坚定的支持着这位长公子的。

    可这不代表他是愚忠,他有自己的风骨,也有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除了安丰大败对于关羽的纵容,其他事情上刘备为人处事堪称是仁义无双了,这一点黄忠是颇为敬佩的。

    让他无端对刘备下手,黄忠确实做不出来。

    “黄将军”刘琦有些欲言又止,如果没有他帮忙,想拿下刘关张,还真是不太现实。

    虽然,开口前也猜到了黄忠可能是会拒绝的,只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坚定罢了。

    “主公,非是末将不奉主公军令,哪怕主公真的想改投吕林,那也可以派人知会于皇叔,让他自行抉择去处,又何必对他们赶尽杀绝呢。

    这跟卖友求荣有什么区别,末将请主公三思。”黄忠语重心长的劝道。

    “黄将军所言甚是,我会细细斟酌的。”说完,刘琦有些失落的转身离开。

    刘琦当真也是没什么立场和原则的人,让黄忠这么一说,他竟然就真的动了放过刘备的念头。

    当然,最大的忌惮还是张飞与关羽,黄忠是唯一能与他们一战的人,他不参与进来,万一到时候起了正面冲突,这两人可都是号称能在千军万马的阵营前斩将夺旗的人,刘琦担心荆州刺史的位置没坐上自己就身首异处了。

    不过,等在议政厅内的魏延可不这么认为,“公子啊,先前有安丰之战,阳安山一事又让黄太守对公子误会颇深,而偏偏黄太守又深得林司空欢心,孙家满门被灭这件事已经可见一斑。

    如今,贾太常有心援手于公子,不拿出点诚意来,公子让贾太常如何向林司空开口呢?

    他甚至会怀疑公子的诚意啊。

    他刘关张再是骁勇也终究是三人而已,只要公子将他们三人诱来临湘,到时候喝个伶仃大醉,两厢府兵数百,如何杀他们不得?

    用他们的人头换荆州刺史,保公子无忧,这是公子最后的机会了,切不可错过呀!”

    刘关张死了,刘琦功劳会大很多,他魏延的功劳也会更大。

    最重要的是,魏延觉得以刘琦手头上的兵力,杀刘关张就跟捏死一只臭虫这么简单,又不是非他黄忠出手不可。

    反倒是刘琦这种性格,不仅摇摆不定,而且缺乏魄力,难成大事啊。

    刘琦思来想去一番,贾诩已经明确说了就是要他刘关张的首级,偏偏这又是能力范围的事情,如果办不到,到最后就算投诚过去了会是什么结果还真不好说。

    “那好吧,我这便书信一封,就说是有政务要与他商议,到时候且看他来人几何,我再伺机而动。”

    刘琦有些惴惴不安,如果来的是刘备还好,关羽张飞都来的话,那不把他们灌醉是真的不敢动手,这两人的气场就不是刘琦能遭得住的。

    “那末将便预祝公子功成,届时朝堂之上贾太常只会为公子争取荆州刺史一职。”

    魏延又从怀里拿出一张帛布,“噢对了,这是贾太常令人送来的天子密诏,请公子过目。”

    刘琦接过阅览,正如魏延上回所说的那样,无非就是痛骂刘备不当人子与曹操勾结,密令新野县令刘琦将其擒杀。

    有了这封密诏,自己在道义上就站得住脚了。

    同时,也侧面印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