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造福天下之百姓。

    杨司空说此举劳民伤财,微臣不敢苟同,为国选才乃社稷之本,纵是有所损耗亦是值得;再者,于十三州郡县开考不正彰显了陛下的爱才之心吗?

    至于种大人所说的用人应以德为先,此话固然不错,可不知诸位可曾听过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肃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用人以德为先,诸位大人又凭什么觉得察举出来的官吏没有被察举人徇私掩盖真相呢?

    至于陈大人所说恐造成地方不稳,无非是因为各州郡的州牧与太守失去了察举的权力。

    那么敢问陈大人,是国策更重要,还是地方州郡官吏的想法更重要?”

    这一刻,笮融很耀眼啊,大有以一己之力抗衡满堂公卿的意思。

    如果坐视不理,接下来肯定又是世家们的反驳,这样就真的没完没了了。

    林墨见状出列作揖道:“禀陛下,微臣觉得笮太卿所言真乃国士之言,请陛下纳之,微臣必将不予余力的支持!”

    “微臣附议!”

    “微臣亦附议!”

    林墨说完,吕林派系的核心人物全部下场,吕布、赵云、高顺、张辽、魏越等人,马家父子,刘晔、鲁肃、贾诩,寒门出生的徐庶。

    有那么一瞬间,刘协甚至真的觉得站在林吕身后的人,真的都是自己的力量。

    他从来没有感受到自己被这么多人支持的感觉,有些恍惚。

    待得朝堂之上形成对峙的时候,这百官公卿站队趋势明显,方才的阵营在面对到了真正的吕林核心力量时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无论是人数,亦或者是官职的高低都近乎是碾压式的。

    杨彪扫了一眼吕林团队后,忽然意识到问题可能不是出在天子,于是他拱手问道:“陛下,微臣想请问陛下这事到底是陛下圣心独断,亦或者是有人从旁教唆?”

    说完不忘看一眼吕林二人,就差没挑明说陛下如果是被威胁的就眨眨眼吧。

    “杨爱卿多虑了。”

    刘协挥了挥衣袂,轻笑道:“此事朕并未与任何人商议,百官俱是方才得知消息的。”

    杨彪这么问,也不指望刘协能真的说是受了吕林威胁,毕竟就算是当年的曹操专政刘协也是言必称曹司空爱国的。

    他们只是想看看刘协的反应,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

    从前曹操在许昌的时候,刘协的眸子里永远都充斥着惶恐与不安,可是眼前,不仅是洒脱自然,甚至有些骄傲。

    那这事,还真的是天子的意思。

    试想也确实如此,吕林如果要乱政,三公九卿里根本不可能容得下其他人,他们自己人还有一大堆没有安排。

    在得到了压倒性的支持后,刘协的科举制政策算是稳当的通过了,不过政令的实施显然不是立刻就能落实的。

    太学院要选人,政令也要通报全国州郡,少说也是一年后才能开始正式的科举。

    即便如此,这也仅仅是时间问题罢了。

    所以,方才退朝,就有不少人开始相约密谈了。

    “兄长,此事你看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司空的意思?”辛府内,辛评长吁短叹的问道。

    “笮融是在吕太尉开口之后才表的态,很难判断他是不是提前受到了林司空的指使。”

    辛毗捋着短须皱着眉头,这件事对辛家的冲击也是非常大。

    原本,他们现在的位置两兄弟都拥有选才的权力,辛家族人可以源源不断的往各州郡甚至是京畿重地里输送,可一旦科举制落实,辛家崛起的路可就被斩断了,要说没点反应自然是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