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一方面,又是五万北国手足的性命,如果自己不出手,他们被迫死战,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不着急,允文说了,要用兵的话,还有些日子,应该会在温侯纳妾之后吧。”赵云在颜良文丑的肩头拍了拍,转身离去。

    这件事,对于他们两个来说确实挺难取舍的,一时半会大概是下不了决心。

    所幸按着林墨所说,要年后才开战,还是有充裕的时间。

    荆州,长沙郡府,大厅设了灵堂,祭奠着刘表的灵位。

    “父亲,孩儿不孝,只能在这里给您安灵,请父亲宽恕。”刘琦噙着泪水在灵位前跪拜。

    刘琮发来了哀疏,让他去襄阳城里给刘表扶灵,可诸葛亮却拦下了他。

    先前,刘表病危的时候他要去襄阳,诸葛亮没拦,因为那会刘表还活着,襄阳城里各大世家看在眼里,蔡瑁还不至于敢公然的对刘琦下手,他若不去就是不孝。

    可现在的情况不同,刘表已经死了,再去襄阳,蔡瑁当然也是不敢对他痛下杀手的,可软禁问题不大。

    现在刘备能够在长沙栖身,打着的可是刘琦的名字,他若是被软禁了,换一个太守,分分钟能把刘备赶出城去。

    鸠占鹊巢?那显然行不通,因为道义上吃不开,且不说刘备以仁义为本,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就算他愿意,城内的各大世家也会反他的。

    所以,现在的刘琦是一定不能去襄阳城,去,就是送死。

    在晓以利害之后,刘琦也是个明白人,只能在长沙这里为刘表立个牌位进一进孝道了。

    “先生,景升兄遗立二公子为主,往后军政大权必然是落在蔡瑁的手上,他早就将公子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今后当如何自处?”厅外,身披孝服的刘备双手掬在前,面露惆怅神色。

    “大哥说的是啊。”

    同样披着孝服的关羽叹了口气,“如今他们以哀疏为引,诱公子入襄阳本就是阳谋,他若去了,会被蔡瑁软禁,若是不去,便是有失孝道,即时蔡瑁以此大做文章,只怕长沙郡里也会文武离心啊。”

    读春秋的二哥可不是一个莽夫,除了人比较傲一点他是足以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眼光自然是很独到的,能够清晰的剖析这道哀疏背后的利害。

    诸葛亮向他投去了赞善的目光,点了点头道:“关将军所言不错,不过先前公子已经去过襄阳却被蔡瑁拒之门外,此事当时有多人目睹佐证,所以现在就算不去,也是可以称做蔡瑁从中作梗的。”

    “难怪先生当时是同意公子去襄阳,想来先前便已经想好了对策,佩服,佩服。”

    诸葛亮只是微微颔首,随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大厅,确认没人留意,他才低声道:“其实,蔡瑁不可怕,刘琮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曹操。

    如果我没猜错,他必然是会趁着刘景升丧期对荆州施压,蔡瑁这个莽夫如何能挡,即时只怕会主动开城献降。”

    刘关张三人先是一怔,互看了彼此一眼,显然都被诸葛亮的推理吓的不轻。

    这种对未来的预测,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根据天下大势的分析,进行的精确判断,所以,他们只是揣摩了少顷,就知道,这事八成会发生。

    曹操是什么人,对荆州早就垂涎三尺了,而蔡瑁呢,一个世家培养出来的莽夫,哪里能是曹操的对手,稍用手段就能把他给收拾了。

    “先生可有妙计破敌?”刘备这下变得有些慌张了。

    “有,只恐主公不肯听从。”诸葛亮看向刘备,目光灼灼。

    “先生且说来。”

    “曹操想入主荆州,最快也得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趁着这个时间壮大自己来应对这场大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