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政策的制定该如何抉择?

    徐州和淮南三郡在税赋、丁册等方面都有政策倾斜,与世家的相处,也是占据上风的。

    那么,北国呢?

    本来税赋就少,还要走徐州的路子,只怕到头来闹个入不敷出啊。

    万一哪天遇上个天灾人祸,还得求着世家开仓。

    而且,就这种态势下,可以预见,未来在北国,吕布与世家的相处中,一定是处于弱势的。

    这种弱势,袁尚的身份无法改变,因为这一切都是在老袁家默许的态度下完成的。

    最糟糕的是,北国世家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开始有世家拿着昔日袁家签收的农奴、粮草登记册,要求退回借给袁家的兵马,理由是马上秋收了,府里不够人收粮食。

    这不是扯犊子吗,林墨知道,这压根是个托词罢了,纯粹在叫板,表达对吕布林墨这对翁婿的不满。

    而这种不满,辛家兄弟是一点忙也没帮上,甚至还加剧了他们的对抗情绪。

    直到这时候,林墨才忽然发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呀,原本是想着擢升郭图、辛家兄弟来安抚北国世家,再配合有袁尚坐镇,大体应该是能稳住的。

    一下给忘了,郭图和辛家兄弟这仨货特么都是河南人,包括袁家自己都是河南人,河北人感觉受到了侮辱。

    问题是,北国世家们提出来的还农要求你不能不答应啊,因为人家有文书作证的,除非你否认袁尚北国之主的地位。

    自己又不好把他们给逼急了,万一他们团结起来跑去拥护袁熙,这事可就大了。

    现在的问题陷入到了一个悖论之中,想要安抚北国世家,你就只能让权,擢升北国士子,把一些重要职位让给他们。

    可北国世家已经很强大了,林墨想的是要怎么削弱他们,最好是做到像徐州那样的良性平衡,如果还用官职来稳定他们,到头来肯定会自食恶果的。

    “有必要的话,打倒两个,就当杀鸡儆猴!”明明自己已经算是实际上的北国掌权人了,吕布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吃这种哑巴亏,很生气。

    “打谁呢?打的过来吗?”林墨苦笑道。

    “谁最凶我们就打谁,把最大的那个打服了,其他的就老实了!”军营里就是喜欢玩这一套,伱要有能耐把最凶的打趴下了,其他人都会怕你。

    但,这一套用在打世家的身上,其实玩不转的。

    至少,眼下这个时代,这种局面,他玩不转。

    要说哪个最大最凶,北国在田丰、沮授、逄纪等人死后,好像便是没了有名的世家代表了。

    其实不是的,有两个家族,虽然名人不算多,但实力底蕴可以排进整个大汉天下的世家前十名。

    分别是赵国的李家,和清河郡的崔家,也就是在唐代最有名的五姓七望中的赵军李氏和清河崔氏。

    在这个时代,这两大家族的影响力还没有唐初那么豪横,但同样不可小觑。

    尤其是在沮授这些世家代表死后,整个北国都开始以这两大家族马首是瞻了。

    真要是动了他们,世家一旦人人自危,完全有可能全部转去支持袁熙。

    而这些世家,光是家里圈养的农奴和府兵,少则几千,多则像崔家、李家这种过万数的,自己都可以成为一股力量了。

    跟他们玩,不能来硬的,只能用政治手段。

    “其实,他们耿耿于怀的事情到底只是因为我们过于倾向颍川派系了,这件事是我处理的不够周全。

    等安丰战事结束,就让颜良文丑回北国吧,虽然他们只是武将,可到底是北国人,很多时候对他们的依仗也是给北国的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