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吧!我再判断能不能收这份礼?”

    赵枫取出一封信,呈给李辅国,“这是节度使的亲笔信,请王爷过目!”

    李辅国打开信看了一遍,眼皮猛地一跳,李怀仙想投降朝廷?

    这是好事情啊!他心中有些不解,问道:”想投降朝廷是好事情,直接投降就行了,为何还要给我送礼?”

    赵枫低声道:“主要是有条件的投降。”

    原来如此,李辅国冷冷道:“说说条件吧!”

    赵枫又取出一封信,呈给李辅国,“我家节度使的条件都在上面!”

    李辅国打开信看了一边,眉头顿时皱成一团,“这个要价太高,朝廷不可能答应!”

    “所以才需要谈判嘛!卑职相信一定能谈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一边说着,赵枫又从怀里摸出一只锦盒,把盖子打开放在桌上,李辅国眼睛眯了起来,这是一对不折不扣的金黄色珰珠,光这两颗珠子就至少价值十万贯。

    “事成之后,我家节度使还有重谢!”

    李辅国点了点头,“行吧!我尽量说服天子展开谈判。”

    赵枫告辞走了,李辅国沉思片刻,当即吩咐道:“准备马车,我要进宫!”

    李亨性格比较阴暗,对一切官员都不信任,这是他在长期饱受打压的太子生涯中渐渐形成了性格,已经深入骨髓,很难改变。

    正是这种性格使李亨对宦官十分依赖,在他心中,唯一能信任之人只有宦官,而且连儿子他都不信任,导致了太子惨死的悲剧。

    尽管在宰相们面前,李亨不承认自己信任宦官,他也口口声声说,不能让内宦干政,但说是一回事,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完李辅国交给自己的信件,李亨顿时又惊又喜,李怀仙居然想投降朝廷,这是好事啊!

    但李亨又有点担心,万一李怀仙又成为史思明第二怎么办?

    李辅国微微笑道:“陛下不用担心,李怀仙不是史思明,史思明在河北杀人太多,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害怕朝廷清算他,所以他才不是真心投降,李怀仙没有史思明那样的罪孽,也没有史思明那种称帝的野心,老奴认为他是真心想投降。”

    李亨想想又问道:“他有什么条件?”

    李辅国不敢把李怀仙的第二封信拿出来,他只是含糊道:“他肯定会有一些条件,比如他想当范阳节度使,要王爵册封、要点自治权之类,老奴觉得这些都可以谈,可以让一部分权给他,也可以收回一部分权力,总比什么都没有好,更重要是,只要他投降朝廷,那么幽州就没有叛乱了,他甚至还可以协助朝廷灭了史朝义,陛下难道还要指望李邺去统一天下?还要给皇太弟时间坐大吗?”

    李辅国太了解李亨了,句句话都击中李亨的要害,现在李亨也知道,凭朝廷的实力和财力,已经无法剿灭史思明的叛乱,李邺倒是有实力,可让李邺出兵的代价太高昂,如果让他平定天下,这个天下就归他了,李亨已经在后悔让他收复洛阳,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便是皇太弟问题,这甚至比李邺的问题还要严重、还要急迫,现在他们的精力都被叛军牵扯住了,他必须要尽快结束叛乱,才能集中精力去对付太上皇和永王李璘。

    想到这,李亨终于同意了李辅国的方案,他点了点头,“朕同意谈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