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好一些。

    八点半,任平生身着衮服,准时坐在了龙椅上。

    高高在上。

    一眼望去,满朝朱紫,朝堂之中的官员已经超过四百人。

    相比崇庆二十一年朝会时候还不到五十人,简直壮观了太多。

    “不错,新的一年,都很有精神。”

    在站在文官最前列的刘书,站在武馆最前列的刘强,率百官见礼之后,任平生看着下面人头攒动的官员,笑着说道。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声音都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朝堂上的官员见大王兴致很好,一个个也放松了很多,朝堂上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一些。

    “大礼堂已经在建了,明年的大朝会,就可以在在大礼堂举行,到时候诸位爱卿就不必这般局促挨冻了。”

    任平生朝着群臣说道。

    如今,随着队伍的迅速壮大,朝会靠后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官员,他都不能将名字和人对上号。

    他用念力在朝堂上扫了一下,仔细记了一下这些人的面孔。

    “前线的战报,这几日接连不断的送到齐都,对于前线的战事,诸位爱卿想来也都已经了解的很清楚。

    如今,战事稍歇,齐国终于迎来了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可以将精力再次转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来了!

    工业发展,经济民生,是关乎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

    今年以来,为了支援前线战争,齐国的百姓也过了大半年的苦日子。接下来,正是大干快上,奋勇发展的好时机。

    包含豫南、皖南,齐国已经拥有九省之地,土地广袤,但各地发展不均衡、不充分。

    今日大朝会的第一个议题,是全国各地的工业发展计划。

    各省高官轮流发言。”

    任平生开题以后,便端坐在龙椅上,俯览群臣。

    第一次作为秘书,跟随任平生上朝的忘书,站在任平生的右手边,看着朝堂之中毕恭毕敬的群臣,心里忽然恍惚了一下,仿佛看到了那个当年在青城镇的人市上,脑袋上被插着草标,被顾客挑挑拣拣的自己。

    那个时候的自己,算不得一个人了,只能算是一件货物。

    如今,却站在这高高的地台之上,俯览众生万象。心中变化万千,一时间竟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直到殿下说完了话,她才猛然清醒过来,赶紧张口按照之前排练过的话,开口唱道:“吴州省发言。”

    这个发言次序不是现排的,议题也不是朝会之上现提的,否则一场四百多人的大会,会乱糟糟的什么都搞不起来。

    要议论的文件,早已经发下去了。

    各省的计划也早已经交到了中书阁,黄文光也已经带人审阅过了。

    这一次大朝会,对于各项议题,也是走一走过场,将今年的工作目标宣扬一下,让所有高级、中级官员周知,并督促他们提高政治站位。

    可以保障重点工作齐抓共管,避免朝廷各部门、各地方推诿扯皮踢皮球,最后好好的政策在中间阶段,或者到了落实阶段执行不下去,最终变成懒政之下的烂政。

    新年伊始,为之后一年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此次大朝会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由于吴州省高官的位子还空悬着,便由原浣花郡知府,新上任的吴州省高官刘春生,首先代表吴州省发言。

    接下来,其他各省依次发言,因为之前打仗,为了各地的稳定,各省都没有大动,管事的基本上都还是原本的总督,如今头上顶着的也是一个“代高官”的帽子。

    此时发言,其思想和施政思路,就和吴州省的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