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梁,向魏王报告了事情的经过,并运回晋鄙的尸身。魏王阴沉着脸,让新垣衍解散了部队,并以高规格安葬了晋鄙。然后命令太史和司农准备籍田的事宜。

    籍田类似于后世的开耕礼,由天子、公卿、大夫在自己的私田上象征性地耕一道地,昭示春耕的来临。这在当时是仅次于祭天的重大礼仪!魏王在内心知道自己并无多大才能,但他本着以勤补拙的精神,总是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籍田礼办得隆重热烈,一切井井有条!

    春耕开始后,魏王开始派人调查信陵君窃符案!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一个个官员被免职或调离,新的官员被任命。朝中官员立即重新站队,原来拥护信陵君的,纷纷向魏王靠拢。

    两个月后,赵王遣使聘问魏王,对魏王在关键时刻派兵救援邯郸一事表示了感谢,认为这充分体现了赵魏两国的兄弟之谊!主帅魏公子信陵君是赵王亲戚,平原君的夫人思念其弟,愿留长驻邯郸,愿王恩准!魏王也是聪明人,哪有见台阶不下的!在充分展示了同盟之谊后,立即表示:“平原君夫人,亦吾姊也。信陵君,吾弟也,留邯郸侍其姊,分也!其封地所出,及一应年薪,按时给付,运往邯郸。门下之客愿往归之者,听之。”

    由于邯郸粮价腾贵,大梁的粮食没有少往邯郸运,包括魏王自己的粮食,魏王于其中很是赚了些钱。现在,又一支庞大的船队从大梁出发,由赵使押运,魏军护卫,驶往邯郸。信陵君的门客们也都随船前往!尽管前面的商船规模也都不小,但比起这支船队来,那就小巫见大巫了。

    王龁将军队撤回陶郡后,黄河商道彻底通畅,陶郡的商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尽一切可能从各个可能的地方搜刮粮食、菜果等一切食物,运到邯郸贩卖。黄河边上四五斤的鱼都被买绝了!楚国境内鱼鳖虾蟮、莲菱菌菇,凡能食用的,也都被搜罗。各国商人如同救难一般,前赴后继,把各地的食物运往邯郸。不过,王龁并没有把陶郡的官粮卖给这些商人取利,还下令各农户不得随意将粮食卖给商人,每家都必须留出足够的口粮和种子:如果今年没有了口粮,明年开春没有种子,必须按市价回购补足。现在陶邑的粮价也开始涨了,农户们自然也不敢随意出售粮食。

    惟一粮价不受影响的,只有秦地;连故楚地南郡、南阳在内,粮食都被严格控制;河内目前归属于河东,河内有比较强的经商传统,总想把河东的粮食走私一些赚大钱。结果王稽下令封锁了轵道,河东与河内之间的一切商业往来都被切断。

    一两个月后,新粮还没有上市,各地的粮价已经高涨得让大家都受不了了,只有秦地还保持粮价稳定。有些大胆的商人试图从秦地走私粮食,被戍卒查获,就地正法!

    陶郡则悲喜两重天,农户家里还能如常生活,经商的家庭则生活陷入困境。大批商人急着与农户联姻,以便得到粮食接济。秦人在陶郡的地位大幅提高。商家还因为成本提高,裁减了卫队的数量。王龁将他们编入邑里;由于今年已经错过了农时,没有种地,他们在各地充戍卒服役,以获得口粮。有了蔡捐的教训,陶郡的官员再也不敢相信雇佣的卫队,老老实实把建设的重心放到编户齐民上。

    作为风暴中心的邯郸,自然是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尽管有大批商人往这里运粮,但腾贵的粮价让吃饭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廉颇数次在邯郸征召饥民从军,在战争中完全不顾及士兵的生命,让本该死于饥馑的饥民死在战场上,降低了饥馑的心理冲击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饥馑的社会影响。随着远征上党的结束,大批饥民被投入到远方的战场,甚至部分将士的家眷还被征召到上党就粮,一种虚幻的出路也在大家心中形成:我在这里受饿,只是因为没有参加战斗!以后有从军的机会,一定要紧紧抓住。

    虽然从邯郸移出了二十多万人口,邯郸的粮荒依然没有缓解,每天都有人饿死在邯郸的各个角落,天明后从城门运出,丢弃在野地里。作为人质的子楚府也遭到波及。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