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宣布了秦王教令,所有还活着的都可以返回邯郸,他们只负责清理尸体。然后,秦军让赵军指示何处有人死亡。

    由于这里的人实在太多,人挨着人,开始时人死了还有人加以埋葬,后来大家都没气力了,死者根本无法挪出来,大批尸体就与活人并排而眠。但当秦人让赵人指示死尸时,没有人站起来;当秦军发现了死尸,想要去拖时,周围的伤员竟然露出敌意的目光。大夫不敢擅动,干脆回避了伤营,而进入其他营地中,将那些撑死的士兵焚尸。

    焚烧尸体是个力气活,费时费力,一天下来,也烧不了几个营。到天快暗的时候,各营决定收兵。每个赵营中都有活着的,秦军要将他们驱赶出营,但他们实在走不动了,连站起来都困难。他们请求秦兵给打点水喝,秦军也置之不理,见他们的确翻不起什么浪来,自顾自地走了。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尽管周围的高山挡住了大量的寒风,但寒冷还是无情地侵袭着伤病中的赵人,带走了一条又一条生命。有些人硬咬着牙站起来,来到丹水边,狂饮了几口水,颤颤巍巍地向山口而去。多数走不到山口就昏迷倒下,而那些穿过了山口人,也注定不可能走到邯郸。

    天明后,秦军再次进入赵军营地,焚烧尸体。这次来的人更多,他们不再宣布秦王的教令,而是直接动手把还在营内的人全都堆成一堆,放火焚烧。那些还未死去的赵人低声抗议着、哀求着、叫骂着,但无济于事;他们想挣扎,但头上挨了重重一击,立时昏迷过去,就这样陪着同伴被活活烧死。

    妇孺营中的人也不是都能活。那些明显奄奄一息的女人和孩子没有人有兴趣去救,能救下的都是些还有些活力的人。这样的人总共不足千人,根据李冰的命令,赏赐给了相应的人员。其他人死后也都拖到山下,一把火烧掉。

    烧了两天,大约烧掉了五六百营,眼看再烧一天也就能烧尽了。但最难办的是伤营,那边抗拒的心理十分严重,但如果要将这群毫无抵抗之力的人以数杀死,却也下不了手。偏偏这群人还特别多,连活的带死的将近十万人。

    秦王于交易的第二天得到了白起等人的报告,投降的赵军由于过食,已经全部撑死,少数活着的已经奉教令其归邯郸。秦王得报心中十分不快,当夜即传报给咸阳,长平战事已了,新的刑徒准备出动。他还特别提到,赵军归降后,由于过食,皆病殁。第二天,又让军使回信,将白起、王龁、司马靳、王陵和皮绾全都召回轵城,商议下一步行动方略。

    白起到得到回信后,立即传达给了相关将领。安排好相关事务,把临时指挥权交给北地尉李冰、上郡尉摎和南郡尉,主要任务就是统计立功人员和战绩。全部剑士拔营,返回高都,等待秦王的指示。随后,各将领带着随从,一起返回轵城。

    本来新年时,秦王要一一接见长平前线诸将,但只接见了白起,就赶上受降,其他人都没有来轵城。这次出发时,战事已了,秦军大胜,赵军四十五万全军覆没,包括将军赵括以及几十名万人将。这是前所未有的胜利。

    上一次白起到达时,已经是夜间。由于急于与白起见面,秦王只点灯迎接了白起。这一次,秦王派郑安平和芒未到城外十里处安排营地,让白起一行夜间在城外安歇,次日将准备盛大的入城仪式。

    分散在其他各处的剑士、侍郎都被召回轵城。特别是由贵戚组成的侍郎,被要求列阵欢迎。卫尉和临时从咸阳赶来的宗正负责迎接的一切事宜。

    下午,白起一行到达轵城以东十路的一处聚邑,郑安平和芒未带着五百剑士在那里迎候。郑安平和芒未爵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张禄的左膀右臂,在朝中有极大的影响。身后还有五百剑士,那更代表了秦王亲临。白起一行不敢怠慢,老远下马,向郑安平等人走来。郑安平热情地将他们迎入邑中,分别住进安排好的宅院里。取出准备好的酒肉,宴请白起一行。所有随从也都有一份酒肉菜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