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路途遥远,过去150万千米,回来返回月球100万千米,到了L2点减速布置好中继卫星,还要调转方向,加速返回。”

    “总体时间,大概要花个3天到4天。”

    “当然,如果只是单单过去月球就挺快的,不用10个小时.”

    “这么久的时间,肯定不可能守着。”

    “我们就现场编写个自动程序,让无人机自动飞。”

    唰!唰!唰!

    陈易说着。

    脑电波闪烁,一行行代码在屏幕上面刷新。

    “主播编码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

    “主播太快了。”

    “慢一点吧主播,太快了,爱情会追不上你的。”

    “你这么快,有了爱情也会失去的。”

    “主播,我是卖一种以超声波换能器为核心,可以解决生活和谐问题产品的商家,我想你应该会需要.”

    看着这跟印刷般,刷刷刷的代码。

    刚刚把一群黑子反击的哑口无言,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网友,一下子乐了。

    把陈易的话,换了个格式,一一还了回来。

    这时,离开星球逃逸层。

    开始进入一万多千米高空。

    进入到真正太空领域的无人机。

    机身两边,这也开始伸出两扇长80多米,宽有2米5的巨大翅膀。

    翅膀完全张开,然后扭转方向,对准了遥远1.5亿千米之外的太阳。

    呼!

    在扭转对准的之后。

    两扇太阳能电池膜的翅膀,好像被什么撞了一下,往太阳之外的方向微微晃动偏移了一丝.

    这个晃动,很细微。

    如果不是中继卫星的摄像头,几乎跟显微镜般贴脸怼上去,根本就发现不了。

    一会儿过后。

    往外晃动偏移到一定程度的太阳膜翅膀,在碳纤维骨架的弹性作用发生了回弹,回归了原位。

    但没多久,两扇翅膀又开始往外晃动偏移。

    如此经历一段时间。

    最终,碳纤维的弹性和晃动偏移的力量形成了平衡,不再晃动。

    但无人机的轨道,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隐约出现一个向外偏移的轨迹。

    “卧槽!”

    “这无人机的轨道怎么突然偏了?”

    “谁看到,这无人机的轨迹突然偏了?!”

    正看着陈易编写程序,呼喊着太快没有爱情的网友。

    突然有人,发现了无人机的轨道发生了偏移。

    “还真的偏了可其他姿态发动机都没有启动,怎么会偏?”

    “这是光帆推动吧?”

    “光帆推动!”

    “肯定是光帆推动!”

    “太阳光推动无人机延伸出来的电池膜,形成一个细微的压力,给无人机施加了一个额外的侧向加速度”

    “牛逼,刘电工果然没有骗我,太空真的有光压推进的方式。”

    “主要是主播的无人机太小,这光帆又是变态审美,设计的贼大。”

    “太空无阻力,光压产生的速度在不断叠加,就导致无人机出现肉眼偏移。”

    “太强了,没想到一次登月,居然能亲眼看到传说中的光帆推进!”

    “主播,你的飞机要跑了。”

    “这是在太空放风筝啊,太强了。”

    “主播有空去大红斑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