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统一天下。”

    玄女叹气说,她理解赵王的愤怒,赵王是姜太后一手带大的,当初为了给庄询留后路,就是瞧准了这一点,赵王总不可能对他的小爹下黑手吧,庄询也能有一个大靠山。

    最后庄询倒是明晰了他的王道,回去和赵国作对,还和姜太后结下梁子,最后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把姜太后弄到手里。

    “朕知道,所以朕一直在努力,世家的兵经过收缴的差不多了,再多就要反弹了,也该回去把割让的两道拿回来了。”

    赵王握掌成拳,血液滴落,想到上回的条件,送金银,割让土地,赠盔甲,除了割让金银感觉不痛不痒外,另外两个举动都可以说是小伤了一波赵国的元气。

    赵国自然不可能如此忍气吞声,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两道收拢回来,所以他集结了优势的兵力,包括从世家手里抢兵,就是为了一举夺回失地。

    世家能妥协交兵也是这个理由,因为寿安,房榆两道也是世家的土地,本地的大世家早在朝里闹了。

    世家像是一个网,彼此编织,相互连接,现在出了这么大的洞,大家的想法还是要进行修补,夺回割让出去的土地也是一致期望。

    提防景郑两国,常备军不能动用太多,同时又要对付夏国,所以向世家征兵,加上上次失利,世家短暂被压制了,贡献了兵权。

    “这个时候好,如果只是收复两道的话。”玄女也支持的点点头,目标如果是只是失地。

    赵王没有不顾理智的直接攻打夏国,这让玄女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刻给夏国的窗口期也只是一段时间。

    从赵王集结各个世家的兵员,到去收复失地,要在景国的内乱平定之前。

    毕竟景郑二国对赵国的敌意目前是非常大的,不在这段时间收复房榆二道,等反应过来,倒成了事实性的三家攻赵的局面,赵国也会陷入首尾不相顾及的尴尬局面。

    “国师的担心,朕明白,朕不会去做这种蠢事的,母后好不容易让朕回来,朕会克制的,虽然朕真的很想去救母后。”

    赵王冷静说,苦果自吞,国家大事,不要因为个人喜好改变,他是姜太后培养出来的完美帝王,他不会犯这种分不清公私的错误。

    “夏王也是真心喜欢太后的,太后曾经对他有恩,不会对她怎么样的。”

    玄女还是劝慰说,她不好袒露姜太后的近况,不能说你母后现在对庄询乖巧得很,庄询对你母后也不错,还带来见我这种话。

    “他对恩人就是这幅态度?”庄询得意洋洋的态度,已经成了赵王挥之不去的阴影。

    有些人苟且偷生会觉得幸运,赵王只感觉无边的耻辱,他只想把他遭受的屈辱换成向上的动力。

    “因为太后后来意图刺杀他,庄询我也见过,有了孩子应该会对太后好很多。”

    省略了关键信息,为了防止赵王多想,她主动问:“这次谁领军出征呢?”

    “朕,唉……”虽然不想和怨妇一样碎碎念,可是上次的失败已经成了他的阴影。

    “陛下还是不要去了,国内动荡,需要陛下你稳定局势,不如选一位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将军领兵吧。”

    玄女给了一个梯子,明白赵王的尴尬,赵王也不是头铁的人,不会像某个把老爹积累的天胡局,草率的三次征战葬送享乐皇帝,赌气一样找面子。

    “国师说的对,也不用照顾朕的威严,朕确实没有什么军事才能,还是让臣子出征吧。”

    赵王顺着梯子往下,果断认了一个错,他不是输不起那种,做错了,下次改就行了,把自己塑造的完美无缺,本身就是一种缺陷。

    “有意向的人选吗?”参与其中,玄女也不放心,现在赵国也错不起了,要选出一个能挑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