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顿了顿,说道:“也就是说,包租公让我来武当送信,其实是为了给孙爷找个对手?”

    “…………”

    武当门长轻轻叩桌面的手一顿,有些诧异的看向张之维,即便是见惯了各种场面的他,也很难理解,是谁给了面前这个毛头小子说这话的勇气的。

    武当门长看过来,张之维也不怯场,回看过去,两双毫无神采,平平无奇的目光对视。

    片刻后,武当门长哈哈大笑:“你小子还真是嚣张啊,哪和你的师父有半点相似,倒和年轻时候的我有几分相似!”

    “此话怎讲?”张之维道,“前辈和我师父很熟?”

    “倒也不是很熟。”武当门长说道:“我虽是武当门长,但却是半路出家,吃的是百家饭,各门各派的手段都有所涉及,自然也去过你们龙虎山。”

    “不过,我并非是以武者的身份上门踢馆的,而是以道士的身份上门论道,在我想来,论道自然也包括手段的比试,正好见识一下新天师的实力。”

    “当时你师父刚接天师之位,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论道过程中,我提出比试一下护道手段,有个叫易潜年轻道士怒目而视,生性的很,代替师兄悍然出手,差点被我打死。”

    差点被打死……张之维嘴角微抽,原来易潜师叔还有这个黑历史,暂且给他记住,等回了龙虎山,可得好好去问问他。

    武当门长继续道:“但最终,我和你师父没打起来,当时我自比真武,吕祖丝毫不差,要见一见他这天师神威,祖庭底蕴。”

    “但伱师父那个牛鼻子,盘坐在万法宗坛上,说什么两人相击,上斩脖颈,下决肝肺,术法手段,吐炁杀人又如何?”

    “此乃庶人的微末伎俩,不值一提,无异于斗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这才是得道……”

    “叽哩哇啦的说了一阵之后,还告诉我,他不愿自降身份,与我一战,让我回去再修炼个百八十年。”

    “啧啧啧……”

    武当门长咂了咂嘴,“你听听,你师父这口气是不是很大,再加上他盘坐在万法宗坛上,有龙虎祖庭傍身,黑云汇聚,天雷滚滚,五雷齐发,还真把老夫都给唬住了。”

    “疑心重重的下了龙虎山,不再四处论武,便有了武圣有虚处这个说法,但其实我并不反对这个说法。”

    武当门长摇了摇头,收敛表情,一脸淡漠的说道:

    “因为后来啊,我拿起了很多事,也放下了很多事,这才想明白,你师父这牛鼻子是在故意误我。”

    “那场所谓的斗法,看似是我输了,但其实我没输,是他输了,只是当我想明白的时候,这些种种我已经放下,输赢都不重要了!”

    武当门长说师父输了这事,张之维并未反驳,作为徒弟,他自然是了解师父的。

    若当年师父真能稳拿下对方,哪有可能和他磨嘴皮子,只怕当场大耳刮子就抡上去了,先打得屁滚尿流再说。

    既然师父没有动手,而是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那就说明要么是打不过,要么是胜率未知。

    到底是怎样的,张之维也说不好,除非去问师父。

    不过这种事,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真要去问的话,只怕会挨雷劈。

    至于武当门长刚才阐述的师父用来唬他的话,还真不是在胡诌。

    想要让一代武圣不战而认输,瞎扯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有“道”有“理”,而且让人无法反驳的道理。

    而事实上,这番话,还真就是圣人之言。

    这是一个典故叫“巧论三剑,一言兴邦”,出自《庄子》。

    据说赵国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