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走了,黑熊尸体在的地底掩埋一段时间,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他们贪心,把熊尸挖了出来,那就必定会遭到反噬,那时他留在庙门上的那张符箓,就能起作用了。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甚至不破戒的情况下,把这一群贼人给灭掉。

    当然了,作为天师,张静清早已擒拿住了心猿,明悟自身,就算直接打杀了这群人,也不会留下丝毫心理间隙。

    之所以如此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张之维知道什么叫人心难测,增加他的阅历。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教张之维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

    …………

    而此刻,张之维注意到了张静清的笑容:“师父,所以说他们这是取死有道了,您问心无愧了?”

    “是你问心无愧!”张静清问,“之维,你可知我为什么这么做?”

    “师父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大……”

    张之维本想嬉皮笑脸一句,说师父这么做一定有大病,但看到张静清严肃的表情,他就知道必须正经了,不然会被暴揍一顿的。

    当即开口道:嗯哼……师父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深意!”

    张静清没明白张之维话里的梗,点了点头说道:

    “自然是如此,你一直想擒拿心猿,但你是否知道什么是心猿?”

    张之维说道:“心猿就是自己躁动不安的心!”

    张静清点头道:“确实如此,心猿就好像是一只孙猴子,凶暴无比,躁动不安,它寄居在我们的身体里,时刻想反噬主人,脱困而出,所以,对心猿而言,我们的身躯,就仿佛是一座丹炉,在不停的把它炼化,最后化为一枚金丹。”

    “金丹?”

    张之维有些不解,怎么越说越玄乎,下一步是不是要说什么元婴,合体之类的。

    张静清一看张之维就知道他想岔了,解释道:

    “这个金丹只是一种借喻,并不是指在体内真正结成了一个大珠子,而是意味圆满,精气内敛成圆,锋芒磨练成圆,为人处世,行止坐卧,处处见圆,处处有圆,处处游刃有余的意境。”

    “这是一种心境,气质的顶点,而身体内结了珠子的,那不叫金丹,那叫有大病!”

    “师父这个比喻,还真是生动形象啊,不过,师父刚才说精气内敛成圆,锋芒磨练成圆我理解。”

    “但为人处世,行止坐卧,处处见圆,处处有圆,处处游刃有余……我没太理解,师父的意思是让我变的圆滑吗?”

    张之维问道,在他的理解里,圆滑这个词,一向和市绘画等号,是个标准的贬义词。

    张静清道:“这个圆意思是做事首尾相连,有理有据,问心无愧,可不是让你圆滑,让你市绘!”

    张静清继续道:“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在炼化心猿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你心里的残暴,凶恶,躁动,各种魔障不安都磨平,都磨圆的过程。”

    “在此期间,你要更注重心的修行,持戒,且不可随意无端妄造杀孽,须知,做的违心事越多,心里间隙越大,心猿就越强,那就越不容易驯服。”

    “这几个贼人没当你面犯错,你却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杀了他们,就是现在你不觉得什么,但其实他就是一种间隙,日后,也会成为你修行路上的绊脚石!”

    “师父,我明白了!”

    听完张静清的解释,张之维若有所思,确实是如此,人是会变得,但过往做的事,不会变,当下的出手的理由,只能管当下。

    就好像鲁迅的文章《风筝》里,鲁迅以自己当时的喜怒,毫无理由的践踏了弟弟的风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