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同样依靠汉卡发家,而今却靠卖组装机,搞山寨MP3,勉强度日,何其悲哀。

    “既生瑜,何生亮?”

    “如果没有赵烨,那么,无疆集团的所有辉煌和风光就应该属于联想公司!”

    柳川之不由更加嫉妒赵烨。

    却拿赵烨没办法。

    甚至于,联想现在都没资格成为无疆集团的竞争对手。

    这种直接被无视的感觉,特别糟心。

    柳川之事事都想跟无疆集团攀比,天工科技进军汽车,柳川之也向让联想进军汽车行业,怎奈何,汽车行业的门槛太高,对于技术含量几乎为零的联想公司来说,简直太难了……

    而在浙江一家名为“吉利”的公司内,老板李书福一脸兴奋地和羡慕的读着报纸。

    他在1986年创办了吉利公司,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随后在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然而他最大的梦想却是造汽车。就在今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书福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造汽车”。刚开始,尽管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李书福还是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看到无疆集团旗下的天工科技公司入股了戴姆勒公司。

    李书福不由萌生了跟天工科技公司合作,建立合资汽车厂的决定。

    “唉……天工科技公司那么大的公司会跟我一个小公司合作?”李书福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不敢再做痴心妄想的事情,他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等待时机,将来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

    殊不知,赵烨要是知道李书福有跟天工科技成立合资汽车公司的想法,他是愿意的。

    投资最重要的是“投人”,李书福这种民营企业大佬,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可不是柳川之那样的买办可比的。

    前世的吉利集团一路走来,披荆斩棘,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汽车巨头,并且还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入股了戴姆勒公司,委实不简单啊!

    前世有着“商业教父”之称的柳川之跟李书福相比,那可就差远了。

    联想之所以能够崛起,很大程序上是靠背景靠关系,若不是政府机构、大学纷纷采购联想电脑,以满脑子买办思想的柳川之怎么可能将联想电脑发展成业内第一,毕竟大家都是做组装电脑,没什么差别,凭什么你的电脑卖得好,别人卖的不好,不就是因为有政府的支持和背书,所以品牌知名度高,也有钱去打广告罢了。

    赵烨不知自己错失李书福,所以倒是没有什么遗憾,他现在正忙于应对各省市来的高官……

    此时此刻,国内各大省市的领导们望眼欲穿,对“天工奔驰有限公司”的合资汽车厂花落谁家充满了期待,纷纷派出自家的得力干将,前往无疆集团表示诚意。

    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刘海书记和周博文市长联袂来到无疆集团,直接找赵烨洽谈“天工奔驰”工厂的选址。

    “赵总,天工奔驰的工厂就放在上海吧。你放心,我们上海一定会提供最为优渥的政策,为天宫奔驰的投产,进行全面的护驾保航!”刘海微笑道。

    赵烨笑道:“那就依领导的意思,我们把天工奔驰的工厂设在上海!”

    其实,就算刘海书记不说,赵烨也打算把天工奔驰的工厂设在上海。上海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交通便利,而且本身还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刘海书记和周博文市长闻言,不由面露喜色。

    当下就跟赵烨商量在什么地方合适建厂,政府会给予什么样的优待。

    半个月过后。

    戴姆勒公司的执行力很强,派出了一支技术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