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王陵的官员已经将领,早已等在王陵之外。

    秦筝车驾到的时候,守陵的官员和将士,都一一跪在地上迎接。

    秦筝从马车里面出来,说道:“诸位卿家都平生吧!”

    “谢王上!”守陵墓的官员和将领行礼之后,接下来便是去秦筝父亲陵墓之前。

    作为宁王,此时秦筝是站在最前面的,文武百官,则是按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司礼太监林宝将早就准备好了的祭文拿上来,一旦奉常说开始,祭祀之礼便会开始。

    秦筝看着眼前这座高大的陵墓,眼中泛起几许莫名的复杂之色。

    “父王,您九泉之下,如果知道女儿是女儿身,会不会怪女儿呢?”

    秦筝心中想到,而今先宁王已经去世,秦筝心里面装着的这个问题,自然没有答案。

    风吹动,秦筝额头上的发丝摇曳起来,似乎有一道声音,在她的耳边响起,“你做得很好,父王怎么会怪你呢?有你在,宁国当繁荣昌盛!”

    “父王,这是你的声音吗?”秦筝眼中的复杂之色,比之前更盛了几分,她知道这不是先宁王的声音,而是她心里面所期待的声音。

    “不管怎样,属于我们秦家的宁国,永远都只会姓秦,相信师父,也是这般想法,待我们完成该完成是的使命,这个王位······”

    秦筝正想到这里的时候,此时奉常的声音已然响起,“王上,时辰到了!”

    整理一下思绪,秦筝吩咐祭祀仪式开始,香火点燃,烟雾缭绕,笼罩四方。

    文武百官,此时都以极为严肃的神情,看着前方,在秦政的带领下,开始祭祀过程所有要做的动作。

    待一切完成之后,林宝便将祭文递上前来。

    这篇祭文,本来李持说他可以写,但秦筝觉得,这般一来,诚意不够,也不能体现她的孝心,于是便亲自写下祭文。

    秦筝虽然从小在赵国长大,但琴棋书画皆通,历史地理等等书籍,也是看过许多,可谓博闻强识。

    当初如果不是看到秦筝的书屋,谢云萧又怎么会有一统九州天下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筝写下的这篇祭文,文采之斐然,感情之充沛,字里行间,可淋漓尽致地体现。

    李持看过之后,心下对秦筝的敬佩,便多了不知道多少。

    这不仅仅只是因为秦筝是宁王,而是对其才气与才能的肯定。

    秦筝倒是没去想这些,她是宁王,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好朝堂大小事务,如何做,才能让宁国发展壮大,繁荣昌盛。

    至于文采什么的,于当下的秦筝来说,没什么价值。

    谢云萧也在人群中,但他不在文武大臣之列,而是与其他的将领站在一起。

    作为王城侍卫统领卫尉,杨迹自然也在的。

    他同谢云萧并肩而战,看着前面,此时杨迹眼中,神色也是极为严肃的。

    只有谢云萧,此时依旧一脸淡然。

    在诸多大臣的期待中,秦筝将祭文拿在手上,但她却是没有看一个字,开始读起来。

    自己写的祭文,自然每一个字都是知道的,而且每一句话,均是出自肺腑。

    一时间,诸多文武大臣,皆是鼻子发酸,个别的,已经流出眼泪来。

    非是他们作为臣子,要故意装模作样,只是因为这篇祭文,实在太感人。

    谢云萧听着,也甚不是滋味。

    他听得出来,其实秦筝并不想做这个宁王,心中对先宁王,也是充满了愧疚,因为秦筝一直都没有与先宁王说出自己是女儿身的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