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汉水北岸,距离百里联营的中军大寨还有二十里的距离。

    一处山峦的外围,无数关家军士守卫在这边,森然伫立…警惕的环望着周围。

    再外围,还有百余骑兵四处巡查,确保这里万无一失,确保不会有任何一个魏军的探马、斥候混进这里。

    如今这山峦中的一方平地上,一个巨大的飞球高高的立起,这是荆州军的大秘密,也是如今关羽与关家军能否逆风翻盘的关键所在。

    距离那热气球不远处,一处石阶上,舆图铺开,徐庶在为关羽描绘着他的进攻计划。

    “依旧派小股兵马藏于这山峦间,一方面让散卒在在马后面拖着树枝,在山道间来回奔走,扬起大量灰尘,造成我军依旧在这里的疑阵;”

    “一方面不断的派遣千人骑队,作势进攻敌军的中军大寨,让魏军的埋伏始终处于绷紧的弦,只是,却让这支千人骑队再绕回来,反复几次后,云长就可以造出强攻,即将进入那包围圈的声势,然后借此时机化整为零,趁着夜色,往偃城方向疾驰…至于,进攻偃城外埋伏的曹军,我已想好,如此方可全歼敌军…”

    徐庶细细的阐述着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故布疑阵?如何声东击西?如何化整为零,一切的战略目的,都是在稳住张辽的前提下,将主力军团集结于偃城。

    然后从那里绕开敌军的视线,给那些魏军的埋伏以致命一击。

    既破贼,又救人!

    说起来,战场上的谋士是有具体分工的。

    有专门在战前搞用将的;

    有专门刺探敌、我双方将士情绪的;

    有专门考察地形的;

    还有专门帮主帅分析地方将领的…

    战场上的谋士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但无疑…徐庶这个谋士,是可以将各方意见汇总,跟主帅交换意见,制定出最准确作战方针的,是谋士中最宝贵的、独一档的存在。

    诸如这等临阵战场中的“谋士”,曹魏中戏志才、郭嘉、荀攸可胜任;

    东吴中周瑜是独一档的存在;

    至于蜀汉这边,就连诸葛亮的临阵部署、谋略也达不到如徐庶这一档。

    能与徐庶匹敌的唯有法正与庞统。

    整个徐庶在讲述他的战略时,关羽表现出了出奇的安静与耐心。

    从没有一次打断徐庶…

    这在王甫、刘磐等副将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关羽对徐庶的信服,由此可见一斑。

    终于,徐庶将整个部署悉数讲过,包括指出偃城敌军的埋伏,指出这支埋伏的弱点,也包括出兵的时机、速度…

    事无巨细,可以说关羽能想的、想不到的,徐庶都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唯独最后一条,救出偃城的关家军后,接下来北上宛城的计划,让关羽生出几许疑窦。

    哪怕如此,他也是在等徐庶讲完整个部署后,方才问道:“元直提及偃城埋伏的新兵慵懒至极,没有章法…疑是新兵!”

    “再加上我军已经掌握了敌军埋伏的位置,突袭致胜、救援偃城不是难事儿,可北上宛洛?元直的思路有些想当然了吧?就算关家军不迟艰辛能北上宛城,可粮食呢?关家军手中只剩下一日之粮了,偃城内料得缺的更多,一旦进攻宛城受阻,陷入相持,那…”

    关羽提出了质疑,他的眼睛望向徐庶,心情很明显的有些紧张。

    而与关羽的紧张情绪形成鲜明对比,徐庶的回答很是轻松,“我们没有粮食,可敌人有啊,魏军驻守于偃城的兵是新调来的,而新兵往往会随身携带三至五日之粮…”

    ——『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