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篱笆墙全部推倒翻盖,形成了现在三间北屋、两间东屋,前后两个大院、一圈整齐的院墙。

    这些房子无论是北屋还是东屋从外面看起全都是青砖、青瓦,不过它们是外砖内坯的构建而成的,不用担心雨雪的侵袭,人住进去还是冬暖夏凉的那种。

    (这种盖房的方法有众多的叫法:砖包皮、裱砖房、金包银等等。)

    这位老太太虽然说是由六个女儿轮流照顾,但是六闺女家的情况最好,跟妈也最亲,她照顾的时间最多,马局长现在要调走,什么时候能回来?还能不能调回来全都是未知。

    女儿舍不得妈,生怕自己两口子走了之后,当年的那些人再报复回来,毕竟这个地方离西关太近了,经过几次三番的劝说之后,这才有了老太太要卖房情况出现。

    不过老太太跟她的几个女儿也挑明了,她要走了这里没人住担心会被当年的那些人放火给烧了。

    可是要把这座房子交给她们几个姑娘也不好,一个是不公平,另外一个就是她们家谁住在这里都会碍当年那些人的眼,到时候谁知道会生出什么是非来。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卖掉把钱给她们姐妹六个平分,到时候她就算回来也离死不远了,几个姑娘帮她搭间茅草房能够暂时停灵就行。

    韩立听到这里对这位老太太相当的敬佩,眼光不错、运气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老太太到了这个年纪还有能有如此清晰的思维,做出这种最好的处理办法。

    当即他就让刘铁柱去打听这个房子的价钱,要是合适的话就买下来。

    刘铁柱不愧是地头蛇,第二天韩立就把房子给拿下来了,不过交钱办手续的时候那位林业局的马局长出现了,他见到是韩立的时候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热情的上前打招呼,最后还要降价。

    韩立一开始装作不知道这是马局长丈母娘家,最后接受了对方的主动降价,不过他最后硬拉着这位马局长去国营饭店喝了一顿,不管是维持关系酒也好、送行酒也罢,反正最后散场的时候两个人的关系已经“相当”好了。

    那座房子三天后就已经交付到韩立手中了,接下来刘铁柱还专门从西关生产大队找了一群年轻人过去收拾,并且说明了往后住在这里人的关系,杜绝了某些人过来“欺生”、“吃生”的麻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