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东交民巷被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一切事务由各国自行处理,清政府一概不能过问,直接让这里变成了国中之国。

    1950年1月6日,我国收回了这里,所有建筑物全部征用。

    到59年的时候,各国使馆全部从这里迁移到东郊建国门外,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历史从此结束。

    韩立下面的目的地正是东交民巷,不过能不能有所收获就要看天意了。

    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至崇文门内大街,由于这里曾经是使馆区的原因,哪怕经过了那几年,胡同的两旁依旧保留了众多的西洋风格建筑。

    红顶的小洋楼,彩色的玻璃窗花,西式的门楼,洋教堂,东交民巷在目前的四九城内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但是这里并不是那么容易逛的,现在东交民巷里面的那些使馆被各个单位所占据,其中老毛子的使馆那边更是最高法的办公场所,其他地方的单位也是不相上下。

    这正是不到帝都不知道那啥多,所以进去逛逛最好想都不要想。

    韩立推着自行车在胡同路边溜达,跟那些第一次到这里的人一样,看着周围的特色建筑不急不缓的朝前走着。

    由于他现在精神力笼罩只有三十一米,很多地方根本就探查不到,但是目前他也只有这个比较笨的办法可行。

    一直走了很远韩立都没有丝毫的发现,正当他有点不耐烦的时候走到了曾经的英鸡利使馆的附近有了发现。

    在后院墙一颗大槐树的底部发现两具具骸骨,其中一具骸骨手中握着一柄长刀刺进了另外一具骸骨的身体。

    手握长刀的这具骸骨头颅上面有长长的辫子,还有那腐烂不成样子的衣服都说明了他的身份。

    另外一具骸骨上面的衣服也腐烂的很厉害,但是隐约间还能看出是西方的服饰,这具骸骨的脖子上挂着一个有些发黑的十字架,旁边还有一个米粒大小发光的圆形珠子。

    这个圆形的珠子跟韩立上次在山里发现的那个“倭语精通”几乎一样,这就是韩立此行的目标,虽然不知道他代表着哪国语言,但是对于韩立来说都无所谓,这样的东西有多少他都不会嫌弃。

    分解、融合,韩立脑海中原本勉强能过四六级的英语直接拉满,而且根据他的猜测这应该是英式英语,也就是带着十字架的那具骸骨应该是英鸡利人。

    长刀已经没有长刀的样子了,但是那个发黑的十字架好像还有点价值,于是就被韩立收进了分解空间。

    至于那两具骸骨,手拿大刀的那位韩立没有动,不过另外一个被他直接分解成了粉末,然后洒落到了各个路口被车碾人踩。

    这一切并没有过于降低韩立前进的步伐,等到来到曾经漂亮国的使馆附近的时候,在这里收获了两枚硬币,上面写着“管好你的事”,还算是没有空车。

    可能是这里死的那些外国人太少,含有的执念更少,接下来韩立在东交民巷没有收获得其他语言,看来想要在这方面有所收获的话,韩立只能去那些曾经的战场上转转。

    不过韩立现在已经有了英语精通,等到能出国的时候足以应付大部分的场面了。

    尽管韩立在心中如此的安慰自己的,但是他还是有点不死心。

    于是从东交民巷跑到已经建成并且投入使用的第一使馆区转悠了一圈,可惜没有丝毫的收获,最后又跑到已经完成部分建筑的第二使馆区还是同样的情况。

    这时候韩立才不得不死心的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他刚打开街门就听到姐妹俩互相矫正发音。

    “立哥回来了,这一大兜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大家学习英语的劲头高涨,我打算做两台矿石收音机方便各自收听自己需要的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