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了秀英,韩立已经成亲了,所以这些话咱们两个说说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当着别人说。”

    “知道了,我才没那么傻呢,这话要是让其他人听到了还以为我惦记别人的老头呢。”

    .

    韩立跟这位食堂的同志在路边抽了两根烟后,郝红敏和杨秀英才从邮电所里面跑出来。

    一行人拿起包裹、袋子跟在食堂同志的身后从车站旁边的小门进去了。

    他们进来的时候火车边上一群人正在忙着给机车头装煤、加水,火车头前面红底金字写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整个站台上面只有零星的下车乘客还没有走完,至于上车的那批乘客还没有到放进来的时间,整个站台上面比较空旷,这就是走内部通道的好处。

    韩立看着这些忙碌的工人,心想这个时代的火车慢、到站停靠时间长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火车的车头都是蒸汽机构造,技术原因导致锅炉的转化率比较低。

    其次这就导致每行驶一段距离就要添煤、加水,才能保证火车的持续动力,可是无论添煤、加水都是靠工人一点点的装进去,这就是火车每次到站停靠时间特别长的原因。

    这位着食堂的同志一直把韩立他们送到卧铺车厢前面才停下,韩立把手中开封没抽几根的烟给塞了过去,几句客套话以后就此分别。

    韩立带着大家走进了卧铺车厢,同时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卧铺。

    每一个包厢都有六张床铺,左右分开、每一侧都是上中下三层,床铺的一侧固定在隔断上,悬空的两面用几根铁管连接在一起。

    每张床铺的宽度不超过60厘米,底铺和中间铺的距离还行,女生们能挺直的坐在床铺上,韩立稍微的弯着腰也能坐下。

    中间的那一层的间距就矮了很多,女生想要在床铺上坐起来就是能弯腰低头,韩立的身高弯腰也不行,只能把自己的上半身探出来。

    最上面的一层就算是女生也只能爬进去,弯腰都没办法坐起来,如果侯玉华来的话睡最上面的这一层估计刚好。

    不过即便这样大家也很开心,左摸摸、右看看,这她们比来时坐的木头做成的座位强的太多太多了。

    郝红敏见状主动选择了最上面的那一层,云晶晶跟杨秀英睡了两个中铺,韩立跟云莹莹住在下铺。

    铺位虽然是这样分配的,但是现在大家都很精神,她们四个人聚在下铺开始打扑克消磨时间。

    韩立在这个卧铺车厢里面开始溜达,整节车厢一共11个包厢,每个包厢都是六张床,也就是说这节车厢能够载客66个人,跟那些硬座车厢相比就是天壤之别。

    卧铺车厢跟其他车厢一样,每一节都有着自己的卫生间和烧水锅炉。

    (从60年代起,北方火车高级一点的每节车厢都是自己烧锅炉,独立供暖、供应热水,但是这个水温、水质就没办法保证了,而且列车员考虑储煤情况一般也就烧点开水完事,根本不可能一直给乘客提供.供暖和热水。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八十年代以后站台上有拎着暖水瓶卖热水的原因。

    但是这个情况,在目前这个时间段的卧铺车厢里面根本就不存在,列车员甚至为了保证乘客随时能够喝到热水,在每个包厢里面还专门配备了暖水瓶,并且在每次水烧开以后都会给你蓄满。)

    在这个时代能坐到卧铺车厢里面基本上都是干部,或者干部的亲属,所以卧铺车厢跟和硬座车厢之间被餐车给隔离开来,那些买硬座票的人想要过来这边的难度非常大。

    《这是一般的情况,凡事不可一概而论,因为还有列车员给硬座乘客挨个倒水的车次呢。》

    韩立转悠一圈后回去看她们打牌,时间没有过去太久,外面就传来了喧杂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