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依旧会按照这个队形翻转。

    这样谁干的快慢一目了然,要是不想被骂只能玩命的跟上“打头人”的速度。

    能被挑选出来当“打头人”的都是壮劳力、老把式,所以在这段时间所有人都要给这些“打头人”面子。

    就算你锄地的速度很快,也不能超过“打头人”。

    要不然“打头人”会感觉自己没了面子,这种情况被大家称做“惹毛了”。

    “打头人”一旦抡起胳臂全力开干,全组的人就要跟着倒霉了,大家都会暗骂这个愣头青。

    这时候那些干活本来就慢的人,很有可能会被甩出去很多垄地,等别人下工回家了他还要在那里苦哈哈的干,要不然就拿不到工分,心里面对那个愣头青骂的会更厉害。

    锄“头遍地”主要是锄草、开苗、松土。

    “二遍地”主要是打叉、间苗、见草锄草,相对“头遍地”简单一些。

    因为二遍地的时候你的技术如果不行的话,还需要停下来弯腰用手去间苗。

    如此紧张的锄地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尤其是知青这种技术差、身子骨弱的人。

    整天弯腰撅腚、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一天下来他们连自己腰在哪都找不到。

    这时候还有“螳地”俗话说“三铲不如一蹚”,只有勤螳地土才能压住地里的杂草。

    “螳地”的工具跟犁差不多,不过这个工具比犁头小,一些地方管它叫“云锄”、“螳锄”。

    人们拉动着“云锄”把地里的土翻个个,让土壤保持透气性的同时还能把草给埋上,同样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

    第二天,在村里上工的催促声响起以后。

    所有的知青无论男女,全都是人手一顶草帽,很多女生还用稀布缝制在草帽的周围。

    吴丽丽自从上次给齐红安打脸以后就没怎么出门,但是今天不出门不行了。

    只不过她没有注意到很多人都跟自己拉开了距离,就连原本关系不错的祁如英、袁红英也不例外。

    李红霞脸色苍白的跟在大家后面,不过她低着头、头上有草帽和稀布的存在没人注意到。

    不过这些都跟韩立他们没有关系,就连何米现在也是在炕上高卧。

    小飞龙的出世,让赵村长和梁大队长笑的眼睛都快要看不见了。

    别看目前只有二十多只,但是它们的价值可不低,按照现在市面上的成年飞龙每只大约十块钱来算,眼前这些就是行走的小三百块呀!

    但是现在还有其他的母飞龙在趴窝,同样按照二十多只来算的话。

    并且顺利的长大,但何米和戚招娣两个小姑娘,今年就能给村子里创收大几百块。

    况且戚招娣还没怎么影响上工,她跟何米都是利用其他时间去给飞龙找食物。

    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里面养殖飞龙的经验和技术。

    要是能够好好的总结下来,到时候由村委会出面扩大规模养殖飞龙的话。

    他们村很快就能过上韩立所说的那种生活,起码每家每户都盖上敞亮的砖瓦房绝对没有问题。

    现在何米跟这些飞龙就是上河村最高的机密,谁要是敢来攀咬何米她们没上工的话,根本就不用韩立出面,赵村长和梁大队长就会教给她们做人。

    其他人在锄禾日当午的时候,韩立同样在辛苦的劳作。

    他今天在村委会那边把一部分药材做完初步处理以后,没有跟上一次似的跟佟连胜师徒闲聊。

    拐弯到代销点给姐妹俩打过招呼,随后就来到了何米家。

    现在的天气不冷不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