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每一个狗头上都系着一朵小红花,爬犁上都绑着一些红布条,赶爬犁的那些人的人鞭杆上都系一条红绸子,鞭穗上都拴一朵大红缨。

    韩立对这个风俗非常的感兴趣,他跟云莹莹说了一声就脱离了大部队。

    韩立凑到了一位年纪稍微大一点的赶爬犁大叔身边,用香烟开路两个人就聊了起来。

    原来赵育英的女婿叫做“*雪生”,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按照老家那边的习惯起的。

    在乌苏里江边结婚的时候,几乎所有家庭都是采用这样的狗爬犁接亲。

    不过他们那边的狗都是经过细心挑选的,而这里大多都是在凑数。

    第一个爬犁是给新郎、新娘坐的,第二个爬犁是给男女两方的宾相(管事的)坐的,从第三个爬犁开始就是新娘子的嫁妆,还有就是送亲的人坐。

    至于男方那边迎亲的爬犁,还有拉着奏乐者的爬犁,只有狗头上有一朵小红花和简单的红布条,赶爬犁的鞭杆、鞭穗上都不再进行装饰。

    而且他们那边对于狗爬犁的使用很常见,无论是赶集、走亲戚都是选择狗爬犁。

    这位大叔最后左右看了看,发现附近没人的时候才神秘兮兮的说道。

    “我听说在乌苏里江边那些年轻人搞对象的时候都会赶着狗爬犁出去,两个人往冰天雪地里面一赶,说点悄悄话什么的也不怕被人听到。

    而且有时间他们还能偷偷的乘坐狗爬犁跑到老毛子那边,我听说那边因为打仗现在是男少女多,女人每生育一个孩子就会领到很多钱,而且还有什么、什么名誉,所以那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非常放的开,只要两个人谈得拢马上就可以你懂得.嘿嘿。要是遇到小兄弟你这样好看的人,好多个女人为了你打架来争夺那啥的权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位大叔笑的相当猥琐,不过韩立想到了自己前世看过老毛子的一些(正史、正史、正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老毛子那边在二战以后人口的问题到达了极限,于是国家对这方面的大开绿灯。

    可以一夫多妻,但是在双方在年满16岁就必须要生孩子。

    而且当时的情况是只要男女尚未结婚,就可以随意他们彼此发生关系。

    即使是结婚了,国家和个人也不允许过多干涉他们的私事。

    老毛子那边的风气本来就开放,没有我国这么浓厚的忠贞关系。

    他们因为用这种疯狂的制度来快速填充国家的人口,引起了国内男女关系的混乱。

    一个男人可以有很多女人,这也成了一夫多妻制的代表。

    即便是这样当时战后老毛子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许多地方甚至出现多名女性争夺一个男人的事情。

    这个时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了,那就是当时跟老毛子关系非常好的我国留学青年。

    当时能去留学的自然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而这些留学生的出现,一下就成了香饽饽,直接引起了老毛子那边的女人倒追。

    当时两国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我国生怕因为这点种子引起老大哥的不快,哪怕当时已经颁布了第一代婚姻法,但是对这些事情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所以当时去老毛子那边留学的很多人都娶了一房、乃至几房的“姨太太”,并且还是赶都赶不走的那种。

    如果把猪八戒放在老毛子的那个时代,估计也能过上三妻四妾的美好生活。

    (各位神通广大的大佬可以考虑穿越到那个时期,一口气娶上百十来个名正言顺、还不花钱的姨太太。)

    这时候巷子里面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首先出来的是一群孩子,他们手里面拿着脸盆、暖瓶、包裹等物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