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过上面的内容,看得他皱起眉头。

    唐姓商人的身份来历,暂时还是那个在辽东贩卖野山参起家的商人,除了这个,查不出其他身份,但是锦衣卫发现了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那个唐姓商人的警惕性有点强,前去归化准备和漠南牧民交易的时候,发现了盯着他们的锦衣卫,同时在宣府镇还有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唐姓商人在当地的声望极高。

    甚至比朝廷、燕王还要高。

    不仅宣府镇,北边其他几个地区的边地百姓,对唐姓商人很是敬重,有一定的声望,一个普通商贾,哪怕帮朝廷救灾的商贾,正常情况之下,也是做不到如此。

    唐姓商贾能做到这个地步,收获了一定的民心,很耐人寻味,仿佛在告诉朱炫,他们的不简单。

    “区区商贾,也能做到如此?”

    朱炫摸着下巴,根据“唐”这个姓,脑海里浮现出唐赛儿那张脸,自言自语道:“他们在北边,要的不是经商,也不是声望,是想得到一定的民心!”

    民心是一个看不到摸不着,但又很好用的东西。

    得到了民心,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天下间想要得到民心的人,除了白莲教,似乎没别的了,就算那些皇叔要做点什么,也不会如此刻意地取得民心。

    那一场大灾,让白莲教看到机会。

    朱炫总算找到办法盯着白莲教,或许这还是把白莲教连根拔起的机会,道:“严冠,你传令回去,告诉兄弟们,别管那个唐姓商贾,让他继续发展。”

    若是管的太多了,很容易被发现是锦衣卫在盯着。

    但是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让白莲教成功。

    只不过,朱炫不在乎这些。

    不就是边地百姓的民心,这点民心,掀不起多大风浪,就算造反,要压下去也很容易。

    另外白莲教要窃取民心,朱炫想把民心抢回来也很容易,一个白莲教,一个商贾,是无法和庞大的国家实力相抗衡。

    朱炫的背后是大明,有这个信心做到如此。

    “我们不管了,那些人岂不是变本加厉,做得越来越过分?”

    严冠担心道。

    “不会太过分,我会适当控制。”

    朱炫淡定,又自信道:“如果我们管得太多,他们不敢扩大去做,白莲教就不会暴露,若是我们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很容易膨胀,从而暴露一切。”

    严冠一听就明白了。

    以大明如今的实力,还有朱炫手上的火器。

    就算白莲教可以带动边地百姓造反,朝廷想压下来还是相当容易。

    白莲教不造反还好,只要他们敢,那是完完全全的暴露。

    正如那些藩王,如果不造反,朱炫还束手无策,但他们敢造反,削藩的一刀削下去,无比的顺畅,还是站在大义上面削,谁也挑不出朱炫的错误。

    白莲教做的动静越大,将来对付起来可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