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比较能吃的人,只要吃的不过度,吃的都比较正常健康,身体还是很不错的,也相当的长寿,老朱便是如此。

    只不过几十年前打仗落下的伤,偶尔又会让他感到有些痛,比当年受伤的时候还要痛,但当年都熬过来了,现在对这些没什么所谓。

    “附近有没有其他道观?”

    朱元璋得到和尚的解释,又想看一看道士怎么帮自己解读因果。

    佛道是两个不一样的体系,如果两个体系都差不多,那么他的因果,是真的存在了。

    云奇是知道,和尚不过是忽悠陛下,那么道士大概率也差不多,不忽悠就是会死,他犹豫了好久,还是不决定说穿这个。

    一旦说穿了,死人是其次,让朱元璋心里郁郁不乐,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心情不好的人,又如何能长寿呢?

    有些事情,某些话,还是不要说得太清楚比较好。

    朱元璋老早就看出来和尚的忽悠,但也不揭穿,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以及精神上的寄托。

    “距离鸡鸣寺,大概五里之外,有一个不太大的道观。”

    蒋瓛轻声道。

    “备车!”

    朱元璋不走一趟那个道观,是不得安心,心里也不痛快。

    车辇早就在山下等待,坐在车上后,很快来到那个道观。

    道观很小,连牌匾和名字都没有,里面只有一个大殿,一个院落,还有几间房屋,和佛寺的恢弘庄严比起来,道观完全不一样。

    给了老朱两个字——简朴!

    确实很简朴。

    里面的一切,都是简简单单,就连香火也不多。

    走进前院,只见这里布置普通,一个水井,井旁还有一片菜地,再无其他。

    大殿就是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一个殿堂,透过大门往里面看去,可以看到老君像。

    一个小道童在大殿之前扫地。

    “这才是咱们华夏的教。”

    朱元璋说道。

    佛教是外来的东西,尽管被同化了,很多佛经奥义,都带有浓厚的汉人色彩,甚至就是汉人编写的,但外来的依旧是外来。

    和佛寺的繁华比起来,朱元璋眼里面,道观更符合自己心里所想。

    佛寺的繁华,是为了盈利。

    道观的简朴,可能真的有高人在这里修行,感官上是不同的,朱元璋也更喜欢道观。

    “无量天尊!”

    扫地的小道童看到朱元璋来了,走了过来,双手合十一礼,道:“几位客人是来求签,还是拜神?”

    “你的师父呢?让他出来见咱。”

    朱元璋说道。

    锦衣卫等人,和在鸡鸣寺一样,没有跟随现身,在附近躲着,蒋瓛依旧带了十多个便装的锦衣卫跟随。

    小道童看到朱元璋衣着虽然普通,但满身上位者的气息不加掩饰,盛气凌人,身边还有那么多随从,身份一定不简单,赶紧跑回去找他的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