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啦哇啦吵个不停,也都快受不了啦。

    后来他们家大儿媳妇实在是被吵烦了,正好那会儿就已经有了准备拆迁的风声,她就提出来等到拆迁的时候,添钱要两套房子,两家分开过,但是住得不远,也不耽误照顾老人。

    这芦家的两个老人哪能同意啊,又是一通闹。

    闹到最后,就是大儿媳妇要求分家,老人要儿子跟儿媳妇离婚。

    芦家大儿子是个挺好的好人,就是……窝囊,老实,一辈子可能就那么一股勇气,就是要跟他老婆结婚,用完了就没了。

    闹到最后,他也没敢站出来说要跟老婆分家过,到底还是把婚给离了。”

    于大爷说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对当年的事情感到唏嘘不已。

    “要我说,这里面最不是东西的就是芦家的那个大儿子了!”于大爷老伴儿感慨道,“当初爹妈不同意,非闹着要娶人家进门的是他!

    娶进门了之后,调解不明白自己爹妈和老婆之间矛盾的也是他!

    老婆在家里头处处受气,想要分家单过,而且还是住在同一片儿,根本不涉及到太远了不方便照顾之类的问题,他也不敢做这个主。

    最后因为不敢违抗爹妈的意思,他老婆看他那个态度也觉得很寒心,也不让步,他居然同意离婚了。

    可是离都离了,离完了之后他又觉得痛苦,难受,想他老婆,在家里对着爹妈又有怨气,就干脆连孩子都没管,一个人跑外地去打工还是干什么的,反正死活不回来。

    听说这么多年,除了往家里给寄生活费之外,就没回来看过一次!

    你说他这人,要是当初能把这股劲儿用来跟家里的老人讲讲道理,也不至于婚都得离了。

    结果他这么一走,孩子就丢给两个本来就不懂怎么教育的老人……唉……”

    “既然老人这么溺爱孩子,不懂得正确的养育方式,当初芦志保的母亲和他父亲离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把芦志保也一起带走?”宁书艺问。

    她从芦志保的谈吐措辞当中意识到他的很多价值观应该都与原生家庭的影响分不开关系。

    并且他话里话外也透露出了觉得父母不在身边让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很多。

    很显然,芦志保母亲和父亲分开,丢下孩子独自离去,这应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